笔剑书豪情 烽火铸军魂
■王 雪
“坐标——馆藏革命文物特展”中舒群的《战地笔记》展区。作者提供
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坐标——馆藏革命文物特展”以“革命文物展+文学展”的形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历史深处的大门。在这里,每一件文物都是一座精神丰碑,铭记着英雄们的奋斗与牺牲。
众多展品中,作家舒群的《战地笔记》格外引人注目。这本在战火硝烟中保存下来的珍贵笔记,生动记录了舒群于1951年1月至8月期间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点点滴滴。舒群不仅以敏锐的笔触忠实记录下战场上的人物和故事,更对眼前一幕幕震撼人心的场景展开了深入思考,探寻在艰苦卓绝的战争中克敌制胜的密码。
他深刻认识到,这是一场为了正义而战的伟大斗争。志愿军将士怀揣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沉热爱,义无反顾地投身于生死较量之中。他们与全国人民紧密相连,心心相印,形成了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
在笔记中,舒群进一步阐释了志愿军将士展现出的“自觉”精神,那是一种源于灵魂深处的坚定信念。当目睹敌人的残暴行径时,他们内心的怒火被点燃,保家卫国的强烈共识,激荡着每一位将士的心田。当身处战争前线,他们更加真切感受到战斗的艰辛与残酷,也怀着长期作战并最终夺取胜利的坚定信心。在他们眼中,困难不过是暂时的阴霾,胜利的曙光必将穿透云层,洒遍大地。中国人民志愿军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凭借顽强意志和不屈精神,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
当时,舒群以战地记者和作家的身份奔赴抗美援朝的前线,在第39军116师师部开始了他的战地采访。近300个日夜,他深入战斗前沿,与指战员们并肩作战、交流心得,照料受伤战士,也采访了敌军战俘。《战地笔记》就是这期间发生事件和作家所思所想的真实记录,文字简洁朴素,折射出战争中的许多细节。
除了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感,舒群还通过大量深入的采访,为许多报刊撰写了一系列感人至深的战地通讯和人物特写。其中,《天上地下》犹如一幅战争画卷,于1951年4月18日展现在《人民日报》的读者面前。文章开篇描绘的悲惨场景令人痛心疾首,朝鲜孤儿们“脸瘦,又惨白,如果没有一个孩子偶然轻轻地哼哼两声,难免误认为这是三个小尸首。”然而,作者的笔触并未沉浸在悲伤中,而是坚定传达出一种信念:敌人妄图通过“毁灭性轰炸”来摧毁朝鲜人民的意志,这必然是痴心妄想。紧接着,作者描写了被我志愿军战士打下来的敌机飞行员的“怕”,具体表现在一种“失魂笑”的状态上:“闭着嘴,愣着眼睛,脸上的皮肉,也不伸不缩,好像是塑成的笑脸,老是一个样子。”文章以亲历者的视角,讲述战场上的具体事例,并融入思考,从而形成一篇生动的通讯。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既能感受到敌人轰炸带来的悲痛,更能深刻领悟到胜利终将属于正义的一方。
那么,志愿军将士不惧艰险、敢于斗争的动力来自哪里呢?文章《前线女护士王颖》对此作出了思考。这篇1951年5月27日发表于《东北日报》的报道,讲述了来自黑龙江一个县城的穷苦姑娘王颖的传奇经历。在党的悉心教育下,她从一个懵懂少女成长为一名在前线英勇抢救伤员的战士。在敌机轰炸中,年仅19岁的她宛如一位守护天使,“连背带拖,连拉带拽,来回5趟,一共抢救了5个重伤员。”作家笔下的女护士王颖,身体是健壮的,脸色是健康的,眼睛是明亮的,神情是坚毅的。在她身上,作家看到了志愿军官兵的共同品质:在战斗中,他们虽然付出了巨大牺牲,但仍然呈现出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在1951年5月13日发表于《人民日报》的《欢迎你们来——记一些文艺工作者在朝鲜》一文中,舒群满怀敬意地称赞指战员们是“最有思想,最有正义感的”。他自己就如同他笔下的那些文艺工作者一样,坚定不移地相信“这就是战场,这就是课堂”。在这片充满战火与硝烟的土地上,作家们亲眼看见了战争的残酷,更被志愿军官兵伟大的精神品格深深打动。舒群笔下的女护士赶往前线去的明亮背影,永远地刻印在读者的记忆里。通过阅读作家的文字,前方将士从榜样身上汲取勇气,后方同胞激起努力支援前线的斗志。这段血与火的历史,因为作家们的记录,也将被后代永远铭记。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舒群不仅是一位用文字记录历史的作家,更是一位英勇无畏的战士。据他的儿子李霄明回忆,舒群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参加了多次激烈战斗。他担任一个团的政治委员,身先士卒,带领战士们冲锋陷阵,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在激烈的肉搏战中,他亲眼看见了许多战友倒在血泊之中。“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滚滚硝烟、隆隆炮声中的英雄气概,让战地作家的笔墨更加雄壮,更具英雄风骨。
如今,这本饱蘸英雄气息的《战地笔记》静静陈列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吸引着众多参观者的目光。人们驻足品读那一页页笔记,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到志愿军将士们的热血与豪情。
作者:王雪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