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中华传统兵学治军智慧
■刘志兵 顾 喆
引 言
习主席指出,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治军历史,在长期治军实践中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体用贯通、兼容并蓄的军事治理传统和治军文化。全面加强军事治理,需要从这些丰富而优秀的治理传统和治军文化中汲取智慧养分,努力培育适应时代发展、服务强军实践的新时代军事治理文化,助力中国特色军事治理厚积薄发、行稳致远。
强调“兵权贵一”
军队是以暴力手段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自产生之日起就强调领导权和指挥权的集中统一。学界通常认为,夏代是中国军事史的开端,禹征三苗时所统领的军队“济济有众,咸听朕言”,从一个层面反映了当时军队高度集权的治理程度。启征有扈氏,严肃要求官兵“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强调必须服从指挥。为完善一元化的军队领导体制,西周时就建立了全国最高军事管理机构制度——司马制。大司马“掌以九伐之法正邦国”,受天子之命统管全国的军政,“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吴子》讲:“兵权贵一。”《六韬》讲:“凡兵之道,莫过乎一。”中国古代治军史告诉我们:军权集中统一是军队能打胜仗和国家政权稳定的重要条件。我们党从独立创建人民军队之初,就强调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并将之作为立军之本、建军之魂,成为我党我军政治特质、根本优势。全面加强军事治理,应从“兵权贵一”中汲取传统智慧,维护新时代人民军队的高度集中统一,既充分发挥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优势,为军事治理、能打胜仗提供根本政治保证,又通过军事治理使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机制更加完善,确保枪杆子永远听党指挥。
注重“齐众以律”
兵以治为胜,治以严为要。中国历史上的岳家军、戚家军都以纪律严明著称。中国传统军事治理文化历来强调治军从严,古人早在商周时期就对军队严守纪律的重要性有着深刻认识。《周易》说:“师出以律,否臧凶。”就是说,军队打仗要执行严格的纪律,如果不遵守纪律,就会带来凶险。《军志》讲:“止则为营,行则为阵。”古代治军还特别强调用信赏明罚来整肃军纪。《孙子兵法》把“赏罚孰明”作为胜败的“五事七计”之一。《六韬》有言:“赏如高山,罚如深溪。”又言:“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赏一人而万人悦者,赏之。”说的都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党历来把从严治军作为建设强大军队的铁律。全面加强军事治理,应从“齐众以律”中汲取宝贵经验,执行自觉严格的纪律,以严正纲纪,以严肃军威,以严出战斗力。
推崇“爱兵恤兵”
中国古代治军受剥削阶级意识形态影响,总体上要求“立贵贱之伦经”,在军队成员中树立尊卑观念,“上下不可相侵”。但为了赢得兵心,取得作战胜利,不少将领都有爱兵恤兵的带兵传统。《诗经》中讲:“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孙子兵法》指出:“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孙子认为,为将的要求是“智、信、仁、勇、严”。这里的“仁”,主要是指对部下真心关爱。战国时期军事家吴起说:“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阵;不和于阵,不可以进战;不和于战,不可以决胜。”吴起爱兵如子,“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得士卒心,士卒甘愿为之赴死,“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钧解”。诸葛亮说:“军井未汲,将不言渴;军食未熟,将不言饥;军火未燃,将不言寒;军幕未施,将不言困;夏不操扇,雨不张盖,与众同也。”这方面的古训很多,说的都是培养官兵友爱之情。坚持官兵一致是我军政治工作三大原则之一。全面加强军事治理,应从“爱兵恤兵”中汲取传统美德,巩固和发展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内部关系,把一切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力量充分调动起来,使一切聪明才智充分涌现出来。
讲究“备战求胜”
军队的使命在打仗,军队的价值在打胜仗。历代治军思想都强调围绕打胜仗建军治军。《商君书》指出:“国之所以重,主之所以尊者,力也。”《孙子兵法》把军队建设、战备与作战放在一起论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孙子还分析“五事七计”来庙算战争;管子强调军队要做到无敌于天下,就要在经费、武器、兵士、管理教育、军事训练、情报、策略等方面强于敌人;《司马法》强调军队编制要保证最大限度提高战斗能力,“凡五兵五当,长以卫短,短以救长,迭战则久,皆战则强”。这些都是从打仗的角度来看治军。历代兵书,如《孙子兵法》《吴子》《李卫公问对》《三略》《六韬》等,几乎都有建设和备战的专门论述,各自从军队指挥、训练、兵员、兵器、工程、后勤,以及政治、经济等与军队建设、军事治理相关的角度论述建军治军与备战胜战的关系,体现了战斗力标准和为战施治的治军价值追求。我们党向来强调围绕打胜仗开展建军治军活动,把战斗力有效供给作为建军治军的使命所系。全面加强军事治理,应从“备战求胜”中汲取丰富营养,强化向战而治、为战施治的使命引领,坚持战建备统筹,围绕战斗力供给推进军事治理活动,催生先进战斗力。
厉行“遵道尚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治国有道”“治军有道”,并将治国治军之“道”创设转化为律规制度之“法”,强调“治国尚礼,治军尚法”。“凡兵,制必先定。”中国早在夏商就揭开了以法度治理国家和军队的帷幕,奴隶社会的治军思想,主要体现在完善军事法典上,所谓“古者司马法”,就是军队建设的法典,其内容包括了军制、军容、军礼、赏罚等各种规定。这些军事法典蕴含丰富的法治思想和深邃的政治智慧。《孙子兵法》第一篇“计篇”的开始,就明确地把“法”看作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五大要素之一。《吴子》提出,兵不在众,以治为胜。尉缭子认为,昔日齐桓公、吴子、孙子等能以“兵少”称霸,而现在的国君却不能以“兵众”成名,主要原因是缺乏治理军队的各种制度。《吕氏春秋》考察军队治理的情况发现,凡是治理得好的军队,总是把法制建设看得极为重要,“古之至兵,民之重令也。重乎天下,贵乎天子”“其令强者其敌弱,其令信者其敌诎。先胜之于此,则必胜之于彼矣”。《管子》言“道法行于国”。荀子言“法者,治之端也”。《韩非子》言“以道为常,以法为本”。这些都是强调法对于治国治军的极端重要性。依法治军是我们党建军治军基本方式。全面加强军事治理,应从“遵道尚法”中汲取治军思想,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强化全军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维,发挥好法治的引导、规范、推动、保障作用,推动治军方式“三个根本性转变”,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追求“变法图强”
军队建设以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为前提,富国强兵则是军队“变法”强有力的牵引。我国历史上,夏代就建立起了以地域、财产为基础的奴隶制国家军队,“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实行兵民合一的民军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商代晚期,为适应对内镇压和对外征战需要,开始有了“师、旅、行”的固定军事编制,至西周时期形成了“军、师、旅、卒、两、伍”的编制系统,被兵家看作是“军之大刑”。赵武灵王顺应战争方式由“步战”向“骑战”发展的趋势,“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赵国的军力大增。商鞅变法建立军功爵制,健全户籍,什伍编组,秦军兵力大增,一统天下。王安石变法推行置将法,在全国范围内设置将领,专门负责军队的训练,以提高军队素质,并推行保甲法,保丁农闲时集中接受军事训练,北宋国力有所增强,积弱局面得以缓和。晚清洋务派开展“师夷长技”的“自强”运动,本着“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的指导思想,推行军事变革,发展先进武器装备,采用西法改革军制、创练新军,推动了近代化军队的建立。改革是决定我军发展壮大、制胜未来的关键一招。全面加强军事治理,应从“变法图强”中汲取创新智慧,把改革作为解决军事治理矛盾问题、驱动军事治理创新突破的必由之路,深入实施改革强军战略,运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破解军事治理实践中存在的矛盾问题,推动军事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军事管理学院)
作者:刘志兵 顾 喆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