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着力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4-12-22 12:42:21

  着力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

  ■邹积亮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的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地方乃至一个国家的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推动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推动应急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确保筑牢安全底板,守牢安全底线。2024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对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进一步明确“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新时代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随着全球气候变迁,日益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带来更多灾难和更大的安全风险,统筹发展和安全,对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加强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存在机构覆盖率不够、人员队伍力量薄弱、专业设备设施缺乏、经费保障不充分、社会参与渠道不畅、公众安全意识有待提升等问题。我们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突出问题导向,聚焦短板不足,将应急管理工作重心下沉到基层末梢。要因地制宜统筹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完善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健全乡镇(街道)职责和权力、资源相匹配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健全保障机制、强化安全应急教育培训等工作,切实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构筑起坚实的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防线。

  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党对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综合优势以及相关部门和有关方面专业优势,建立健全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基层应急管理机构,依托基层党组织和基层自治组织开展应急管理具体工作,乡镇(街道)、村(社区)应明确承担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灾害预防处置工作的专(兼)职人员,建立健全人员管理体系,切实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科学应对灾害事故的意识和能力。明确基层应急管理职责,按照责权一致、责能一致原则,厘清县区与乡镇(街道)应急管理职责定位,列出履行职责事项清单,依法赋予其相应的综合管理权和应急处置权,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该层级应急指挥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基层应急能力优势。

  完善工作机制,衔接好“防”和“救”的责任链条,推动形成隐患排查、风险识别、监测预警、及时处置闭环管理机制。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加强基层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测预警机制建设,积极推进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确保各种风险隐患发现得了、处置得早、解决得好,支持引导基层民众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切实构筑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完善基层应急预案体系,强化基层先期处置,健全预警“叫应”机制、会商研判机制、信息报告机制、疏散避险机制、抢险救灾响应机制和应急协调制度等,完善应急队伍、物资装备等调配工作机制,做到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等社会力量参与到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中来,形成多元参与、协同应对的良好局面。

  健全保障机制,加大基础性投入,强化对基层人才队伍、应急物资装备、安全应急技术、安全应急设施等全方面支持力度。根据地区人口数量、经济规模、灾害事故特点、安全风险程度等因素,精准配齐配强应急救援力量,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应急指挥平台、应急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层应急管理的硬件水平。根据当地灾害风险特点和应急需求,科学制订基层应急物资储备规划,优化储备品种、规模和结构,确保应急物资储备充足、品种齐全、调运及时。加强科技赋能,积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提升基层应急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提高风险监测预警、应急指挥调度、应急救援等方面的效率。

  加强培训宣教,提高应急管理人员与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化能力,提升社会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建立面向基层应急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体系和常态化学习机制,加强对基层应急管理干部的应急培训和安全知识教育,鼓励他们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广泛开展防范灾害的演习演练,切实提升其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应急处突能力。根据构建“综合+专业+社会”基层应急救援力量体系要求,坚持实战导向编订训练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风险识别、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应急救援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培训,定期开展突发事件和应急救援跨部门、跨层级综合性演练,提升基层应急管理队伍的抢险救援能力。完善全民安全教育体系,广泛开展以学校为基地、以社区为依托的一体化防灾减灾文化宣传教育,采取案例警示、模拟仿真、体验互动、文艺作品等形式,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大力普及防灾减灾、逃生避险、自救互救知识,不断增强基层群众的公共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