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郭宇靖 张骁 吉宁 陈旭
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习近平主席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
临近春节,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兵分三路”,走进外卖骑手、房产经纪人和日结工群体,体验他们的酸甜苦辣,感受城市中熟悉又陌生的凡人微光。
外卖骑手:生活不止“已送达”
今年的北京,是个暖冬。但这几天,北风凛冽。
记者戴了两顶毛帽,套上久违的毛裤,仍挡不住见缝就钻的寒。倒是骑手刘建“轻装上阵”,骑摩托车,不穿羽绒服,蹬运动鞋,也不是棉靴。
“您不冷吗,这是‘艺高人胆大’啊?”
刘建回答干脆:“习惯了!穿太多,容易跑不开。”
对于“拜师体验”,记者起初并不焦虑,但跑起来才发现,“上强度”就在一瞬间——刚跨上车,刘建已在路口等红灯。
午高峰,骑手最忙。两个多小时,会送完全天半数以上的单,也影响着一天的“收成”。刘建一经上线,订单“一来一串”。
原来,平台会集纳多个取餐和配送位置,梳理出一条持续向前的路线。其间,骑手不是取一单、送一单,循环往复。而是多单相互交织,甚至同时进行。
路上的事,也绝非看导航就能解决。哪些小区不让骑手进;哪些老楼需要爬;从公寓下楼时,坐货梯快还是客梯快……这些普通人不太关心的事,都被骑手塞进了“经验包”。
用刘建的话说:“我对北京望京,比我对河南老家都熟。”
作为美团外卖骑长,他心里不光要装着路线,念着顾客,还要同步管理80多人的骑手团队。上年纪的组员,要提醒及时上线。一位女组员车坏了,刘建提醒她:“你先扫个小黄车,把手上几单送完后再去修车。”一路上,刘建的电话进出不停。
尽管记者努力跟上他的脚步,但仍难保持同步。午高峰时段,公寓楼电梯太挤,多个人就要超载,下一趟可能满员。跟跑十几单后,为了不耽误刘建的送餐时效,大家临时话别。
看着飞奔的他,记者“不服输”,决定独立送几单。
经过前期的证件注册和线上培训,记者作为众包骑手上线,紧张感瞬间拉满——“单飞”的感觉完全不同。
第一单,送奶茶。从来广营西路,到附近居民楼。取餐,发现外卖“长一个样”,反复比对,不能拿错。路上,再急不能违反交规。时间分秒流逝,红灯时间显得格外长。
来到小区门口,保安让进院,赶紧骑车往巷里钻。导航显示到了,可现场没有门。一边绕着楼跑,一边拨通用户的电话:“您好,我到健身器械附近了,这么走对吗?”“对,但你进不了楼,我下去接。”第一单,4.1公里,收入5.6元。
来不及多想,第二单弹窗,直奔干拌麻辣烫店。对记者来说,这里的写字楼,每一栋都形如迷宫。取完餐,换一部电梯下楼,出来是不同的街景,找外卖电瓶车又折腾一阵。
两单业务,送出了一波三折。累计入账10.6元后,记者鼓起勇气接个“大单”,配送收入高达13.5元。或许是兴奋冲昏了头脑,跑到了指定位置,才发现要送的外卖还落在车里。
下午3点半,记者再次见到刘建,他不仅吃完了饭,干完了活儿,还帮着修车同事多送了几单。而记者饥肠辘辘,狼狈异常,真是无颜见“师父”——送外卖,听着容易干着难。
本想在骑手驿站时,能与刘建多聊一会。为了不耽误他工作,记者在晚间拨通李树平的电话,从妻子的视角,还原她的丈夫。
原来,这个独当一面的“外卖侠”,还是个“90后”。刘建和李树平来自同一个县城。两人结婚早,当家也早。为了多一点收入,早年,刘建在上海修电梯,李树平带着孩子在北京打工。
长期异地分居,受尽相思之苦,但偌大的北京,小两口人生地不熟。刘建来京后,李树平推荐他当骑手。想得很简单,这工作稳定,只要肯吃苦,就能挣钱。
7年多的奔波,磨炼着心智,也积蓄着对这座城市的感情。刘建在路上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老人摔倒,他去扶;雨后树倒了,他帮着打12345。李树平常调侃说:“你也让人家联系联系平台,表扬表扬你呀。”对此,刘建总是一笑了之。
但2024年3月底的一天,刘建回家告诉李树平,“我上报纸了”。一场车祸中,他毅然救出一个人,被群众拍下来发到网上。媒体联系平台,希望刘建能接受采访。看完报道,李树平哭了,“干这么危险的事,怎么当天不跟我说?”
如今,小两口的生活越过越好,刘建用打拼的积蓄买了一辆20万的车,住房也从合租变成整租,这让李树平感觉到“稳稳的幸福”。
更让她欣慰的是,政府、平台、社会不断改善骑手的送餐环境。在政府指导下,美团和大量物业、社区合作落地“友好社区”,还投入数千万元提供骑手“暖心餐”。工会、企业……不断有爱心组织加入,关心骑手穿得暖不暖、吃饭方不方便,累的时候有没有地方歇脚。这让她感到,丈夫被很多人照顾着。
2025年,刘建最大的愿望,是抓住平台提供的机会,拿下大专文凭,圆一个大学梦。但对他来说,孩子,仍是最大亏欠。缺少陪伴的孩子有时会叛逆,学习成绩时有起伏,这让夫妻二人放心不下。
离开家的人,总爱报喜不报忧,2024年,李树平做完一场大手术,刘建心一狠,把孩子带进了病房,看见输着氧、插着管的母亲,孩子哇的一声哭了出来。“你看看!爸爸妈妈容易吗?”那之后,孩子仿佛一夜长大。
再过几天,春节就要到了。记者又拨通刘建的电话,他正忙着给组员排班。“春节也要有人送,不能都回家。要是组员回得比较多,我还得多留一留。”
对记者来说,短暂的外卖之旅,足以回味很长时间。但对刘建来说,不过是寻常的一天。这些在路上奔忙的人,值得我们更多尊敬。他们是外卖的骑手,也是各自生活的骑手,努力掌稳未来的方向。
房产经纪人:为“家”去打拼
还没走到店门口,屋内喧嚷的晨会声已经“破门而出”。
“满打满算还有两周就放假了,大家注意及时回应业主和客户的信息,大家加油!”房产经纪人和店长围站一圈,为一天的工作提示打气。
着正装制服,身姿笔挺,36岁的朱亚军一大早看上去“元气满满”。她是北京链家石景山新金顶街店的销冠,去年一年就帮助客户签约了30余套房。今天,记者要拜她为师,做一天房产经纪人。
打开电脑调看信息、打印装订房源单、带上测距仪……眨眼工夫,朱亚军已经骑上小电驴,要赶去带客户看房源。记者也骑电动车紧跟而上。
2024年10月以来,随着市场回暖,门店客户带看量、成交量都翻了一番,房屋的成交周期也从2个多月缩短到1个月左右。朱亚军的带看量也明显增多,今天共有4组客户看房。
“这个客户第一次看,之前已经沟通过,想要性价比高、交通便利的。”在小区门口,她一边跺脚哈气,一边给记者同步今天的带看信息,同时还微信联系客户和房主。
这是一处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老小区,房子在4层。“王姐,按您的需求,我今天准备了好多房源,咱们慢慢看。”带客户上楼的空隙,朱亚军已经把房源的资料递了过去。
“装修有点旧了,我没时间盯装修,想找刷刷大白就能住的那种房子。”客户一进屋就有些意见。
“是旧了点,但这是南北通透的小两居,明厨明卫,楼前后没有遮挡视野不错,最重要的是交通方便,出门就是地铁站和公交站。”朱亚军几句话点出房子优点。
“嗯,可以再考虑一下。”客户思忖着。
“不急着决定,咱们去下一户看看。”
穿过集市,翻过小山坡,小电驴穿梭在各小区间。石景山模式口地区的住宅大多建造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楼道窄、电梯少,高楼层大多靠两条腿。
“门口公交车直通地铁一号线。”“这个小区去年刚完成旧改,水管全都换成了PVC管。”……中午11点,朱亚军带着客户一口气看了7个小区的10套房子。相比记者双腿灌铅、气喘吁吁,她依然神采奕奕,爬楼的同时还不断流利地向客户介绍着信息。
“您看这套房子感觉怎么样?”转了一上午,记者有点没耐心,忍不住问了一句。
“户型还可以,可入户门怎么对着卫生间了?这不行!”客户的回复,让记者顿时语塞。
“您看旁边这个不是承重墙,把门改个方向就行了,没有多大工程量。”朱亚军把话茬接了过去,“没有一个房子尽善尽美,每个人需求不同,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
临近中午,刚把第一个客户送上车,朱亚军的电话铃声就响了。“来不及回店里吃饭了,接下来还有三组呢,咱们买点吃的将就一下吧。”骑上小电驴,朱亚军和记者又出发了。
尽管提前做了不少“功课”,但与客户交流时记者还是时常“发蒙”。做好中介的“秘诀”是什么?在路上,记者不禁问道。
“了解客户是第一位。”朱亚军说,有人买房为了落户上学,有人为了父母养老,还有没看房就要求15天内必须成交过户的,等等。
“其次就是专业加耐心,及时细心回答不同客户的各种问题。”咨询公积金政策、贷款政策、限购政策,询问房屋状况……下午带看的过程中,她的手机铃声不时响起,信息不断。
“习惯就好了,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坚持做。”朱亚军说,自己的手因为前几天边做饭边回消息,不小心烫出一道疤。“客户的信任就是责任,你就得聊。”
回到门店,已经到了下午6点钟,天已黑透。与浑身疲惫的记者相比,朱亚军依旧“战斗力拉满”,一边整理房源信息,一边和店里同事交流:“今天一共带看了将近20套,4组客户买房的意愿都很强烈。”
这时一位客户打电话来,她的脸色瞬间复杂。
“他说要怎么怎么样,才能签约,条件太苛刻了,很难跟业主谈……”她一脸郁闷和无奈。这是房地产中介职业的一个特点——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每天最少2万步,从早到晚马不停蹄,还要一直保持笑脸,这么拼为什么?
“我是山东人,家里只有我一个孩子,父母70多岁了,等到老两口岁数再大一点走不动了,肯定是要奔着我来的。”朱亚军说,“所以我很努力地攒钱,希望能尽早在北京给他们买一套养老的房子,离我近一些。”
又一个电话打了进来,这回她的脸上露出灿烂笑容。
“儿子你再稍等一小会儿,妈妈弄个材料就回去啦。”中介的工作时间与一般工作相反,越到节假日越忙。平时孩子上学,周末自己上班,很难有亲子时光。
“我现在强迫自己,就算再忙,每周也要挤出一整天的时间陪伴孩子,不能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留下遗憾。”朱亚军说。
“店里这么多中介,为什么你会成为销冠?”记者问道。
“真诚地付出。”她沉思良久说。
面对着急买房的客户,她四处奔走、加急办好手续,客户激动地送来鲜花贺卡;持续联系两年的客户,最终把卖房订单给了她,把她称作“最信任的人”;有客户“误会”把她拉黑,后来通过400电话找到她,最终成功签约……说到工作中的各种不易,她眼里似乎泪光闪烁,但脸上满是欣慰。
晚上9点多,快要闭店时,早上第一个客户又打来电话,初步圈定了3套房子,还指定她明天继续带看。
“客户很有诚意,我下周或许就能做成2025年第一单啦!”她高兴地说。
好兆头总是留给努力的人。
在北京,有数万名朱亚军这样的房产经纪人。或许某个清晨,在你匆忙赶去上班的路上,会与之擦肩而过。他们身着整洁的职业装,手中紧握资料,在小区楼宇中穿梭,为人们实现“家”的梦想奔波着……
日结工:告别“马路蹲”
零工圈里流传着一句话:“有钱不去北上广,落难必闯马驹桥。”
位于北京东南六环的马驹桥,曾自发形成北方最大的街头劳务市场。但记者入夜抵达时,街上的人却不多。马路市场去哪了?
“现在早不在路边‘蹲活儿’了,在那边!”顺着超市老板娘手指的方向,不远处,一片矮房灯火阑珊。
这里已建成马驹桥零工市场,推开大门,服务大厅宽敞明亮,空调吹得人暖洋洋。几十名工友正等着“上夜班”。
市场负责人葛旭松介绍,去年7月市场投用至今,累计接待零工77062人次,撮合上岗50576人次,累计发放报酬858万余元。不少工友已经把市场当成“新家”。
不一会,工作“找上门来”。“超市食品分拣工,一晚上220块。走不走?”“走!”张羽飞第一个应话。今年32岁的他,脸上嵌着皱纹,泛着难消的红晕。常干体力活的人,大都是这样。
“一起去啊,这活儿干着轻松,都是小伙子,走吧!”与其站着看,不如上手干。记者和张羽飞等9名工友,很快在市场劳务中介办公室进行了“岗前培训”。
“快到春节,工钱都涨了。”“这活儿不难,也不是搬电器,用心干就成。”“打算过年留下来的,再补助2100元。”中介大姐说。
搬过货、干过保安、搭过舞台、抄过电表……张羽飞掏出手机,20多个“马驹桥找活群”全部置顶。因为干活卖力,常有老板找他,他也因此成了马驹桥的“名人”。
晚9点,记者来到东六环外一处大型物流仓库,数千平方米的空间里,牛奶、蔬菜、水果、面包、熟食、零食等各自堆成小山。这处物流集散地24小时连轴转,进京货物先运至此,分拣后再发往各地。
摆在记者眼前的工作,就是用“地龙”搬运“小山”。
“地龙”是一种手动液压叉车,因为手柄向上昂着头而得名。拖拽“地龙”,看似简单,实难把握。稍不留神,就会偏离方向,还可能伤到脚。
一次将近千斤的货物移动数百米的距离,还要上下斜坡。干起活儿来,大家都默不作声。不常干体力活的记者,此时已有些吃力。
这时,新活儿又来了,折叠塑料筐。“你用脚踩着一边,双手向上发力,筐折得快还省力。”张羽飞说。记者一看,进度已大幅落后。
两个半小时后,除记者外,每名工人都运完50多堆货物,平均3分钟完成一堆货物转运,还摆好了几百个新的地台和塑料筐。
深夜零时,休息时间到了。1小时还算宽裕,我们走出厂区,前往马驹桥商业街“补充能量”。一碗热面条,是张羽飞对自己的犒劳。
“天天盼过年,春节到了,就能回家了。”张羽飞说。他是河北张家口人,中专毕业后进了老钢厂,奈何效益不好企业减员,下岗后成了“北漂”,没想到在马驹桥摸爬滚打,一干就是5年。
他曾经睡过桥洞、拿凉水就馒头当饭,以前在商业街口“蹲活儿”,碰上过“黑中介”欠薪跑路,见识过“非法劳务”。
马驹桥也曾被人贴上“脏乱差”的标签。这与记者印象中的马驹桥一样:前几次来,商业街十字路口旁的空地上,聚集着上千名找活的人,一辆面包车驶来,工头摇下车窗大声吆喝,人们一拥而上乱作一团……
转变发生在去年5月。北京市人社局等部门印发《北京市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马驹桥镇北门口村一处停车场迅速改建成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营的零工市场。市场内,服务大厅、岗位对接区、技能培训区、休息区一应俱全。更重要的是,日结工也有了“娘家人”。
张羽飞说,去年10月,来自山西大同的老刘在岗位上不慎摔断双脚,躺在床上起不来,老实本分的他,自己要“认栽”。没想到,舍友把这件事告诉市场后,工作人员赶紧将老刘送医,还帮他维权,得到4万元补偿。听说了老刘的事,越来越多人来到市场找活儿。
休息的时间很快过去。凌晨1点,最忙碌的时段到了。仓库内激昂的电子音乐循环播放,给人提神打气。我们开始进行第三项工作,将地台上的货物码齐。
每个地台是一个大订单,置物筐越垒越高。即便做足了心理准备,但张羽飞口中“轻松”的工作强度仍在记者意料之外。“你永远意料不到下一个要码放的置物筐有多重。”趁着一点空当儿,记者赶紧蹲下、抻腰、捶背,让自己放松一些。
一晃儿已凌晨3点,镜子里的记者,眼里满是血丝,即便戴着手套,手指也磨得肿痛发红,衣服早已被汗浸透,困意、饿意、倦意同时袭来,恨不得捏自己一把打起精神。真的无法想象,身边的“工友”,又是如何挨过一个又一个夜晚。
凌晨5点,一批批货物装车出仓,一路奔向西单、奥林匹克公园、中关村、朝阳门等城市中心区。而此时的记者,已两眼发蒙,看不清车身上的字。
“这活儿也太苦了。”记者不禁向张羽飞抱怨。
“只要肯吃苦,一定有回报。你看我干了一年日结,也攒下了3万多元。”张羽飞说,他要趁父母健康、自己还没成家,多攒点钱。要好好规划规划,最好学个技术,找份稳定工作。
早晨7点,晨光刺眼,晨寒醒人。苏醒的都市,市民刚刚出门,开启一天的工作。仓库里,又一拨工人加入,新一轮分拣工作无缝衔接。
上午10时,下班打卡,拿到工钱,记者与张羽飞走出大门,仿佛重回现实世界。回头看一眼奋斗了一晚的仓库,门口挂着一个醒目的牌匾:菜篮子工程供配中心。
“下一次买菜时,不要忘了这些托起菜篮子的人。”这样的思绪涌上记者心头。
“回去好好睡一觉!”张羽飞对记者说,这一晚上要比白天多挣50元。“明天市场组织招聘会,我想再去转转。年轻,就要大步向前。”
来源:1月17日《新华每日电讯》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