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军营观察丨沿着白求恩足迹,画好教育“延长线”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5-01-21 09:29:53

    跨越时空的“同框”

    ■张彬楠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崔寒凝

    一堂线上微课视频发布还不到24小时,累计观看量就突破130万。

    看到这个数据,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勤务分队中士邵辉这才确信,自己作为讲解员参与摄制的“白求恩红色地标巡礼”活动系列视频,真的火起来了。

    “我所站立的地方是模范医院的旧址。当年,白求恩来到晋察冀边区,就是在这里创建了模范医院……”视频中,邵辉的介绍充满敬仰。

    近一年来,邵辉和摄制团队踏上追寻白求恩足迹的“征途”——湖北武汉,陕西延安,山西五台县,河北平山县、唐县和涞源县……白求恩当年战斗过的多处革命旧址和红色展馆,都留下了摄制团队的足迹。

    让邵辉印象最深刻的是探寻红色地标的第一站——武汉白求恩纪念馆。这里,也是白求恩来到中国参加救治工作的第一站。

    1938年初,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率领加拿大和美国医疗队到达武汉,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护士琼·尤恩在回忆录中记录了这段珍贵的历史。当时,日军轰炸造成武汉军民巨大伤亡。白求恩和琼·尤恩在7天时间里马不停蹄,完成100多例手术,救治大批伤员。

    在武汉白求恩纪念馆内,一组栩栩如生的雕塑吸引了邵辉的目光:在琼·尤恩的配合下,白求恩手握手术刀,争分夺秒抢救受伤的武汉军民。

    邵辉与雕塑合影,穿越时空与这段历史相遇,与白求恩“同框”。

    在白求恩当年战斗过的一处处革命旧址和红色展馆里,邵辉录制了一段段微课视频。通过“白求恩传人”与白求恩的跨时空交流,创新解读白求恩精神,是邵辉和摄制团队共同的愿望。

    “我所在的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对外称‘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是当年白求恩亲手创建的医院。从来到这所医院那天,我就开始聆听白求恩的故事。现在,我想用自己的方式,把白求恩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邵辉说。

    摄制团队创作的12集视频短片“白求恩红色地标巡礼”和多篇全媒体产品,共同构成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融媒体思政教育作品。在驻地相关部门支持下,这一系列融媒体思政教育作品在驻地融媒体平台进行推广,截至2024年底,传播量已累计突破5000万。

    一次采访,一生感动。一名看过“白求恩红色地标巡礼”短片的战友留言:“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驾驶员,但白求恩精神同样触动了我。我要像白求恩那样始终坚守岗位,用真心服务战友,用真情运送温暖。”

    该院一名领导表示:“白求恩精神不仅是医学领域的一种崇高精神,也是各行各业共同的精神财富。以奋斗擦亮青春底色,以实干担当新时代重任,‘白求恩传人’一直在行动。”

    沿着白求恩足迹,画好教育“延长线”

    ■陈江文  张彬楠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崔寒凝

    河北省涞源县王安镇孙家庄党群活动中心广场上,一面红色的旗帜格外醒目——白求恩医疗队又一次来到白求恩曾工作过的地方,为老区广大群众义诊。

    义诊接近尾声,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康复医学科护士长唐丽娜,再次默念了一遍讲稿,便跟随白求恩医疗队来到白求恩曾战斗过的孙家庄小庙。

    这里,是白求恩医疗队“重走白求恩路”系列活动中的一站。近年来,该院抽组多学科专家组成白求恩医疗队,组织“重走白求恩路”活动百余场,行程超过20万公里,进行红色宣讲120余次,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非常荣幸能够作为主讲人,与战友们现场分享自己学习白求恩精神的体会。”宣讲会现场,唐丽娜介绍说,近年来,该院盘活驻地红色资源,创新探索“现地宣讲+线上课堂”的教育模式,为“红色课堂”扩容,让思想政治教育以更鲜活的形式走进官兵头脑和内心。

    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康复医学科护士长唐丽娜(左一)在白求恩战斗过的地方现地宣讲交流。聂靖茜摄

    “白求恩传人”成为宣讲队员

    “走出国门,‘白求恩传人’远赴利比里亚救死扶伤。为抢救当地一名重症患者,医疗队员们纷纷挽起袖子,争着献血……”唐丽娜声情并茂地讲述着白求恩医疗队的新时代故事。

    “从白求恩亲手创建这所医院开始,‘备战’就写在了我们医院的基因中。”唐丽娜说,“我们脚下就是白求恩曾战斗和工作过的地方,这是一片值得我们接续奋斗的红色热土……”

    跟随她的讲述,现场医护人员的思绪也向历史深处延伸——

    “哪里有枪声,就到哪里去。”抵达晋察冀根据地后,白求恩立即请求组织给他派遣任务。1939年4月,白求恩在日军炮火下连续工作69个小时,一位伤员需要输血,他撸起自己的袖子就要献血。

    此后数月里,白求恩辗转千里,完成300多次手术,编写了《游击战争中师野战医院的组织和技术》《战地救护须知》《战地治疗技术》等多种医疗教材。离世之前,白求恩仍坚持看完最后一名病人。

    “能多抢救一个伤员,能为伤病员减轻一分痛苦,就是我们医务工作者最大的快乐。”宣讲会现场,该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赵玉英说,“从读到那篇著名的《纪念白求恩》开始,我就想成为白求恩那样的人。”

    课后讨论环节,赵玉英把自己参加联合军演和武汉抗疫任务的经历讲给战友们:“从医30多年,我一直把自己当成一名穿着白大褂的战士。抢救病人,我就应该冲在最前面。”

    一些刚入职的年轻医护人员提出不少问题:“当时医疗条件那么落后,白求恩是用什么器械提高救治率的?伤员这么多,如何备足医疗用品?”赵玉英耐心地为年轻战友们一一解答。

    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白求恩志愿讲解队”讲解员邵辉(右一)在白求恩纪念馆进行讲解。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崔寒凝摄

    2024年初,该院组织成立“白求恩志愿讲解队”,60多名一线医护人员主动报名参加。“救死扶伤是新时代‘白求恩传人’的责任,弘扬传承白求恩精神也是我们的使命。作为讲解队的首任队长,我感到压力很大。”唐丽娜带领宣讲队不断探索,邀请专家授课、拟制宣讲目录、形成课程清单,陆续培养出不少成熟的讲解员。

    如今,只要白求恩医疗队到各地组织巡诊义诊活动,大家总能同时看到“白求恩志愿讲解队”队员宣讲的身影。队员们一般采取小分队、小场次的灵活方式,通过故事分享、主题演讲、视频展示等多种形式,进行红色宣讲。

    同时,该院还广泛联系驻地多家军地单位,整合红色资源,将驻地烈士陵园、西柏坡纪念馆等10余个场馆,纳入该院学习教育基地。“白求恩志愿讲解队”的几十名讲解员,成为红色课堂现地教育宣讲的后备力量。“能把白求恩的故事讲给大家听,队员们都觉得特别有意义。”唐丽娜说。

    将沉浸体验带进红色课堂

    深夜,“赓续传承白求恩精神”情景课创演团队仍在组织排练。几个月前,该院政治工作部从一线医护人员中抽组演员团队,规划角色分配,仔细钻研剧本。

    剧目《会面》中,该院健康医学科技师沈晓洵饰演时任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总干事林可胜。在排练“林可胜与白求恩会谈”这一幕时,沈晓洵始终找不到感觉。

    “历史人物的演绎,光凭阅读资料,很难进入角色。想让课堂有温度,必须实地实景亲身感悟。”为了加深理解,演员们自发来到白求恩纪念馆,细心体味那段历史背后的故事。

    白求恩纪念馆中展陈了一幅油画,画面是毛泽东与白求恩在微弱灯光旁促膝长谈的情景。一张笑脸迎着一张笑脸,一双大手握住另一双手。“我是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这是我的党员证。”这是白求恩见到毛泽东时说的第一句话。

    沈晓洵站在这幅油画前,凝视良久。“沉浸在一个个鲜活的历史故事里,我被教育着,也被感动着。”他说,“白求恩全身心投入中国抗战事业,用生命救治病患。”

    沈晓洵在笔记本上这样写道:“白求恩为抗战医疗事业奉献了生命的光和热。他犹如璀璨星辰,为后世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有了切身感悟,之后的排练中,演员们的情绪更加饱满,表现也更加投入。

    情景课第一次正式上演时,演员们有的化身战场上救死扶伤的卫勤尖兵,有的化身奔赴武汉抗疫一线的医疗队员……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带领观众沉浸式“抵近”一个个历史现场。

    成为情景课主角的,不仅有白求恩,还有该院涌现出的一批新时代“白求恩传人”。近年来,“白求恩传人”出国门、上高原、赴老区,出色完成中外联演、抗击疫情、边疆帮扶等大项任务,在本职岗位诠释白求恩精神的内涵,先后涌现出“中国好医生”步建立、张卫平,“燕赵楷模”赵玉英,党的二十大代表唐丽娜和“联勤先锋”白求恩医疗队等先进典型。

    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李晓明,也是其中之一。“我的根在中国,是国家培养了我,为国效力是我唯一的选择……”20多年前,出国深造的李晓明拒绝了国外一家实验室开出的百万年薪,毅然回国。

    来到该院工作后,李晓明多次随队奔赴边疆,送医送药到一线。他还大胆创新探索,多项科研成果对接战场、服务官兵,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面对荣誉,李晓明谦虚地说:“其实我只是做了一名‘白求恩传人’应该做的事。”

    舞台大屏幕上,一位位先进典型人物的照片一一展示。虽然他们的岗位各不相同,但他们都穿着白大褂,都是新时代的“白求恩传人”。

    终场音乐响起,情景课接近尾声,全场又一次响起热烈的掌声。作为这次情景课的主讲人,该院政治工作部一名领导知道,这堂课走进了官兵心里。

    入心,首先要让官兵动心;入脑,重在让官兵动脑。这堂录制成微课的“赓续传承白求恩精神”情景教育课,成为驻地军地单位争相观看的“抢手课”。该院一名领导说:“我们将进一步创新内容和形式,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让线上课堂形成大格局

    “这张中国地图上,标记了白求恩来华工作的各个地点。”镜头前,讲解员邵辉为观众展示了一张特殊的地图,“我们将沿着白求恩的战斗足迹,探访他工作过的11个地方。”

    2024年4月,该院勤务分队中士邵辉受领任务,与团队一起搜集整理史料,通过录制微课等鲜活形式,回访白求恩曾战斗过的地方,全方位、立体式呈现白求恩精神。

    一场场寻访活动,让更多人走近白求恩,走近新时代的“白求恩传人”。该院领导介绍:“通过这次‘打卡’式巡礼活动,我们将抗日战争时期白求恩的主要工作区域串点成线,形成一个更加系统全面、形式多样的史料库。”

    经过精心准备筹划,创作团队推出一堂堂特殊的“线上课”,受到广大观众喜爱。“准备资料时我们就在想,一定要让更多战友了解白求恩的故事,共同传承白求恩精神。”邵辉说。

    河北省白求恩精神研究会会长杜丽荣表示:“系列微课是创新之举,是红色教育与新兴媒体的有机结合,让红色文化更加鲜活,增强了年轻一代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除了“线上课堂”,该院还积极探索带领网友“云端”打卡白求恩纪念馆的新途径。打开该院微信公众号,点击任何一篇推文,文末都显示“云上纪念馆”的超链接。点击进入,一个数字白求恩纪念馆便呈现眼前,网友们可以随时随地参观学习。

    “我在广州,没去过白求恩纪念馆。这个‘云上纪念馆’让我深受震撼。”一名网友这样留言。

    “不仅是医护人员,我们还要面向全社会,进一步弘扬白求恩精神。”该院领导介绍,从实体纪念馆到“云上纪念馆”,从现地宣讲到“线上课堂”,从单一渠道到立体传播,白求恩精神传播的途径越来越多元化。在一步步探索实践中,该院不断创新教育模式,进一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

    锐视点

    做白求恩精神的“播火者”

    ■杨亚强

    白求恩精神跨越国界和民族,成为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如何为白求恩精神注入时代活力,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课题。

    1938年初,48岁的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与我军民一起浴血奋战。1939年11月,白求恩以身殉职,魂驻太行。白求恩援华抗战的600多个日日夜夜,在中国大地上,特别是在晋察冀根据地的山山水水,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战斗足迹。这些地标是白求恩救死扶伤、出生入死的历史见证。白求恩牺牲后,他的崇高精神跨越医疗行业、超越时空界限,成为一种境界、一种准则、一种传统,焕发着熠熠光辉和勃勃生机。

    作为白求恩亲手创建的医院,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拥有白求恩纪念馆等丰厚的教育资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第一手素材。为适应数字化传播趋势,医院盘活红色资源,整合历史资料,拍摄制作微课视频,积累可视化史料,满足多元化传播需求,更好地面向全社会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群体,深入弘扬白求恩精神。

    当前,全力以赴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需要一茬茬官兵矢志奋斗强军。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应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讲好新时代“白求恩传人”的故事,不断汇聚起强军兴军的磅礴力量。


作者:陈江文 张彬楠 等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