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扭住院校人才培养的着力点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5-01-23 16:34:35

  扭住院校人才培养的着力点

  ■王 韬

  院校教育是我军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军队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决定部队发展根基、关乎未来战场胜败。从现实情况看,育人设计不精准、培养手段粗放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与部队任职所需、未来战争所需、学员成长成才所需还不能够完全相适应。解决好这些问题,关键是突出目标导向,着力提升军校学员四种能力素质。

  培育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一支军队,军事不过硬,一打就垮;政治不过硬,不打自垮。院校育人的首要任务,就是全面夯实学员的思想政治基础。从现实情况看,有的院校政治理论教学中把政治理论当成一般知识讲授、满足传授政治理论基本观点、考核注重背记而不注重修养养成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为此,一要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牢牢把握政治建军时代要求,以政治理论教学为主渠道,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阵地,以课程思政建设为重要拓展,坚持课上课下协同、校内校外一体、线上线下融合,加快形成教学主课堂、社会大课堂、演训融课堂、网络云课堂齐力共为的崭新格局。二要体系设计思政内容。把思想政治素养细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过硬的忠诚品格、优秀的心理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集体荣誉意识、无私的奉献精神等标准要点,按照年级特点阶梯设计教学内容、打造精品课程,体系培养学员精神品格。三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适应新时代青年学员特点,开展强军文化群众性活动,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创建弘扬优良传统、彰显时代新风的文化品牌,建好用好数字史馆、军史长廊、荣誉墙等军史场馆,组织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党员过“政治生日”、入伍授衔等仪式,持续滋养学员的精神家园。

  培育卓越的领导管理能力。军校学员是军队未来指挥员、管理者,领导力培养应摆上突出位置来抓。从现实情况看,有的院校顶层设计上对领导力培养精细统筹不够,缺乏具体能力指标、清晰路径规划;课程设置上以军政基础、专业能力为主,系统的领导力培养课程偏少。为此,一要优化顶层设计。着眼第一任职需要,细化军校学员领导力培养框架,明确领导力培养的具体能力指标、方向路径和配套措施。二要优化课程设置。区分阶段、梯次设计,第一阶段,以领导管理基础知识为重点,使学员掌握领导管理的基本原理;第二阶段,以领导管理的方法艺术为重点,加大案例教学比重,使学员加深对工作中沟通、协调、激励、决策理论的理解;第三阶段,以实践锻炼为重点,针对基层部队领导管理的主要任务、特点,开设专题体验课堂,组织典型场景模拟训练,突出教学的应用性。三要优化模拟营连运行管理机制。缩短模拟骨干轮换周期,建立健全模拟议事决策机构,注重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常态邀请基层优秀带兵骨干到院校交流,推动学员由“执行者”向“领导者”和“执行者”兼备转变。

  培育过硬的打赢制胜本领。军人的天职是打仗,培养学员打仗本领是院校育人的本职本分。从现实情况看,有的院校培育过程中谋战氛围还不够浓,教战能力还不太足,课堂设计对接战争前沿不够、强敌对手研究不深入等问题依然存在。为此,一要深化战教耦合。坚持用明天的战争设计今天的课堂,把最新研究成果引进课堂,把作战场景摆进课堂,把新战法新训法融进课堂;走开教员“院校—部队—再院校—再部队”的培养路子,常态开展当兵代职、参训参演、跟研跟产等活动,着力锻造晓战师资。二要坚持战训一致。入伍训练注重培养耐力意志,军事基础训练重在锻造过硬作风,毕业综合演练突出敌情威胁下实战训练。过程中,把困难设足、条件设严,让学员在近似实战的作战环境中锤炼制胜强敌的本领、磨砺临危不乱的心理品质。三要做好实战准备。预先研究战时人才培养接续补充“速成”模式,统筹构建战时打仗与人才培养“两线并行”运作机制,确保一声令下能够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

  培育活跃的创新创造思维。院校教育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看培养的学员是否具备创新精神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现实情况看,有的院校人才培养课程设计还不尽合理,一般知识类课程设置偏多,对个体综合成长关注不够。调查显示,有的院校教学内容过于突出固有知识灌输,缺乏创新思维训练,支撑多岗位任职能力生成不够。特别是人才培养横向交流互鉴还不经常,院校与部队之间、军队院校与地方院校之间交流较少,虽然每年安排学员到部队实习,但学员真正动手的机会不多、嵌入基层连队不够;教育管理还比较呆板,多“严肃”少“活泼”,重管理轻培养,存在把学员当作一般战士来培养的倾向。为此,一要深化教学改革。以落实新大纲为契机,合理压减课程内容,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加大科技创新等“第二课堂”活动支持力度,为学员提供广阔的成长成才空间。二要注重开放办学。坚持“请进来,走出去”,走开院校与部队、军校与地方院校之间的交流路子,帮助学员开拓视野、拓展思维。三要激发动力活力。打造器乐队、合唱团等军事文化队伍,组建计算机、数学建模、兵棋推演等兴趣小组,常态开展读书分享交流会等增才益智活动,为学员搭建“成才的阶梯”,释放“学习的天赋”,厚实“创新创造的土壤”。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