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牢记抓安全的出发点落脚点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5-02-08 15:27:23

  牢记抓安全的出发点落脚点

  ■吕雯茜 本报记者 张 良 特约记者 周宇鹏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谈到抓安全,部队带兵人的认识高度一致——“重要”。但一些营连主官也坦言,抓安全也面临着一些压力。

  各级机关抓安全,本是一件好事,落到下面有时咋成了一种压力?

  日前,记者到第75集团军某防空旅采访,在又一次就“抓安全”这个话题进行挖掘之后,想试着展开一番探讨。

  该旅有个导弹营,已连续3500多天安全无事故。走进该营,看到那面挂在营部门口的记录牌,记者“开门见山”:“每天看这个数字,是一种什么感觉?”

  该营教导员李国华回答:“刚上任的时候是压力,甚至感到焦虑,担心这个纪录中断在我手里。”

  “后来呢?”

  “后来把这个数字当成见证和肯定。每增加一天,就对抓好安全又多了一份自信。”

  “这个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呢?”

  听此一问,李国华把自己上任以来抓安全的心路历程娓娓道来——

  导弹营抓安全抓得好,全旅闻名。到营里工作之初,李国华发现果然名副其实。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有两条,一条是安全氛围营造得好,一条是官兵安全意识强。但在随后展开的大谈心活动中,他感到,好的背后隐藏着一些不可忽略的因素。

  一位老班长说,营里安全氛围浓,除了抓安全形成制度、形成规范、形成习惯外,还因为每换一任主官,都要在安全氛围营造上加个码。这不,几年时间下来,关于安全的标语、警语,已经从操场拓展到了饭堂,“钻”到了床头柜里……这位班长还跟李国华开玩笑说:“留给您施展的空间不多了!”

  还有战士说,大家的安全意识确实强,但思想压力也大,生怕因为自己的一点失误砸了这块牌子,给营里抹黑。看到记录牌上的数字又多了一天,官兵心里绷着的那根弦就更紧了……

  当知道全营官兵都在承受着与日俱增的安全压力时,李国华清楚地意识到,这个问题急需重视起来——必须做到张弛有度。

  并且他还发现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官兵安全意识过强之后,带来一个不好的习惯——考虑任何事情,第一出发点都是安全,而不是提升战斗力,消极保安全的想法一不小心就会冒头。这就完全背离了抓安全的初衷和目的……

  有鉴于此,在和其他营领导充分讨论、达成共识之后,李国华广泛征求全营官兵意见,重点做了两件事——

  一件是在氛围营造上做减法。比如让众多的安全警示语“退”出官兵的床头柜、内务柜,而在安全风险较高的地方,张贴针对性强、更能警示人的提示;

  一件是在压力传导上“关闸分流”。对于上级下发的安全问题通报,该全员传达的不漏一人,如果没有明确传达范围则实事求是落实——和营里实际情况关系密切的全员传达,关系较紧的传达到骨干以上,关系不大的只传达到各连干部,不搞“一刀切”,务求实效。

  “我们尝试这样做的时候,其实心里也在打鼓、也没底。但在征求旅领导意见后,得到他们大力支持。从实际效果看,官兵确实不再承受过多的安全压力,练兵备战热情高涨,去年底我们营被评为集团军‘四铁’先进单位。”记者离开导弹营赶往机关前,李国华补充道。

  “听说导弹营抓安全的新尝试得到了旅里的支持,你们不担心一旦出事砸了这块招牌?”到达机关后,记者把问题抛给了该旅黄政委。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谈了以下几个观点——

  抓安全也不能忘掉那句话,“凡事皆有度”。强调做好一件事,要把握好“度”,低则做不到位,高则过犹不及,产生“边际递减效应”。比如抓安全,究竟是一天重点强调一次效果好呢,还是一小时强调一次效果好?究竟是把安全警示语贴在几个重点地方效果好,还是无死角全覆盖效果好?后者会不会因过多过滥,反而让人熟视无睹?

  抓安全不能有杂念。所谓的杂念,就是一开始就抱着出了事儿免责的心态去抓安全,如此难免“用力过猛”。比方说,有的安全通报,本来只需传达到干部的,结果扩大到骨干;只需传达到骨干的,结果扩大到全员。如此一来,一旦出了问题就有话说:“我都做到这个份上了,已经尽力了……”殊不知,做事的出发点偏了,恰恰更容易出问题。

  不能简单地把安全压力过大的责任推给上级,归咎于各级机关安全问题通报多。作为旅以下单位,特别是营连这一级,就应该像导弹营这样,面对上级下发的安全通报,既要依规落实不打折扣,也要认真分析判断,然后对照结合本单位实际做好“科学分流”,合理控制传达范围,为官兵减轻不必要的安全压力。而不是当个不动脑子的“二传手”,不管上头通报的是啥内容,全都甩给基层官兵。

  当然,也不能完全责怪营连干部抓安全“用力过猛”,他们有时这么做,也迫于追责问责的压力。一个安全问题的发生,到底是干部履职尽责不到位,还是其他因素,应该认真调研、追根溯源、依规界定,从而杜绝问题再次发生。

  ……

  采访结束,梳理一直以来对安全话题的思考,记者也有3个想法和广大带兵人分享。

  ——如今各级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和部队的发展。各级下大力气抓安全,是对官兵最切实的关心,更是对战斗力最根本的负责。这是抓安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至于抓安全带来的过多压力,那是方法问题、尺度问题,完全可以改进提高。

  ——抓安全,各级之间要有基本的信任。机关要信任基层,营连干部要信任战士。要相信每一层级都会对自己的安全负责,而不是预设在抓安全这个问题上,下一级会敷衍了事。之所以如今有的基层单位安全压力较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缺乏信任,上级不相信下级有抓好自身安全的意识、决心和能力,于是越俎代庖,“一竿子插到底”。比如,有的连队要求休假战士每天上报所在地点、安全与否,到底有没有必要?

  ——抓安全,要让官兵看到初衷,感受到关怀和温暖。不能给官兵一种错觉,觉得单位或者带兵人如此强调安全问题,只是关注安全无事故的纪录和单位的稳定,而对他们本人的安全和部队建设发展并不关心。如此一来,不仅背离了抓安全的初衷,而且本应形成的抓安全合力,也在单位和官兵之间生出了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约束与被约束的味道出来,实际效果难免打了折扣。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