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以数字化赋能部队思想政治教育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5-02-08 16:03:36

  以数字化赋能部队思想政治教育

  ■高跃群 闫国栋

  习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伴随着智能化的大潮,数字技术已成为让“生命线”更具生命力的新引擎。以数字化赋能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基于数据驱动的军队“大思政”话语和叙事体系,是应用智能技术加速推动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的必由之路。

  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合力共为。“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在线上变革思想政治教育叙事逻辑和呈现方式、基于网络信息体系做“人”的工作,多元教育主体协同参与“大思政”,时下已经成为常态。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着眼于人、着力于人,要更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坚定理想、激扬斗志、启智润心等作用,就必须过好网络关,扩大教育主体要素,突破时空限制,构建一体化育人新格局。要善于运用数字技术聚势赋能,在夯实课堂教育主渠道基础上,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源,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在线、全过程启迪、全时段发力的协同系统,统筹设计“思政+”合力育人模式,搭建网络数据平台、用好社会课堂资源、建强军地师资队伍,实现军内军外衔接、线上线下贯通,打造多元化、个性化、智能化的“大思政”教育空间,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覆盖和多维度融入,切实增强部队思想政治教育质效。

  建设数字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互补、共享共用,是提升教育质效的关键一环。网络时代,社交媒体平台、在线教育平台等聚合了大容量、精准化、可检索调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多元快捷的知识获取途径和教育资源推荐,也成为“生命线”彰显生命力的“倍增器”。实践中,我们要善于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造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智慧政工”平台,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人才培养体系,深度整合“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在线精品案例库、教育资源数据库,通过关联思维挖掘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教育活动可视化呈现、数据化分析、精准化调整提供智能分析方法,切实让教育课堂“活”起来、火起来,有效占领思想政治教育新高地。

  借助数字工具促进教育互动。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主体和对象,主客体关系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各方面。数字工具能够推动“教”与“学”的内容适配、个性化推荐和精准实施,从单一场域拓展为多维场域。实践中,我们要有效拓展在线课程、云课堂、网络研讨等互动交流空间,运用实时在线数据和各类智能方法分析教育行为过程,及时反馈信息、对接需求、研判趋势,根据官兵认知特点、思想状况和接受规律等,优化主客体增进理解、引发共鸣的交流环境。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主体作用,实施“一人一策”的精细化教育,满足多元化的思想文化需求,以教育的互动性和体验感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官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和参与度。

  强化数字治理催生模式更新。数字技术是科技革命和互联网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从平台共享、资源供给、信息交互到趋势研判、分析评估、效果反馈等,能够有效推动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全方位、深层次的转变。增强教育的思政引领力,要守好思想政治教育“责任田”,讲清、讲深、讲透老话题,讲新、讲活、讲实新课题。充分释放数字化赋能的价值功能,创新“网络+”耦合增效模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基础,打造有思想高度、理论深度、知识宽度、情感温度的思想政治教育精品课。创设人机互动的应用场景、虚实共生的交互场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教育内容的同步传播,集学习、体验、互动于一体,在多维度、多层次、多角度的价值引领中,有效增进官兵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认同,切实筑牢官兵思想防线。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