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战硬汉”也有泪流时
■高腾超
当了4年特战中队指导员,我发现特战队员虽然在常人眼中是坚韧、果敢、刚毅的代名词,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这群“特战硬汉”,也有流泪的时候。
战士寇旭耀,年龄最小,印象中,已见他哭过3次。第一次是在全副武装进行10个一公里冲刺训练中。第8轮冲刺完成后,他突然蹲下来,流着泪用双手捶打马路。大家都以为他是因为身体到了极限,无法忍受才至此。
待我上前询问,才知道他竟是懊恼自己跟不上领跑的战友,怪发软的双腿不争气。在第9轮冲刺开始后,休整后的寇旭耀又大喊一声冲了出去。
他后面两次哭鼻子的情形都与这次类似。一次是得知打靶成绩不尽如人意后,满脸通红,眼泪止不住往下流;另一次是在进行高强度训练后觉得自己拖累了集体,流着泪跟大家表达歉意。3次流泪,让这个2003年出生的战士成了“队宠”。中队没有人觉得这是脆弱,反倒因为他小小年纪却充盈不服输的劲头,而对他敬佩不已。
第二个流过泪的,是曾荣立三等功的“枪王”张宇。张宇去年9月晋升为中士警衔,他是同批队员中最后一个递交留队申请的。去年初,张宇的父亲突发脑梗,幸亏抢救及时脱离生命危险,但身体行动却大不如前。探亲归队后,张宇陷入了艰难的抉择:一边是紧张繁重的训练,一边是患病需要照顾的父亲,是继续服役尽忠,还是退役回家尽孝?
一天晚上,我在查铺查哨时发现了躲在学习室角落悄悄掉眼泪的张宇。于是走过去陪他并排坐下,用手轻拍他的后背……老兵退伍的日子越来越近,周末的一天我打开微信,张宇发的一条“虽然辛苦,但我还是会选择这种滚烫的人生”的朋友圈动态跃然在目,那一刻我便知道,这位“枪王”已经下定留队的决心。
还有两名流泪战士的故事,是中队长讲给我听的,他们是郭晓凯、党天赐。他俩在一次“巅峰”比武选拔考核中被淘汰出局。到了晚上,两人先后敲开中队长的房门,含着眼泪表示不想失去决胜“巅峰”的机会:“我能吃苦,还能吃更多的苦,就再给我一次机会吧!”他俩情感恳切真挚,说的话就跟提前商量好了似的。
新队员补入后,我讲了他俩的故事,顺便布置了一道思考题——为什么备战“巅峰”比武这么苦,老队员们还一个个拼了命往前冲?我告诉新队员,等你们想明白了,也就知道了“特战队员”4个字的分量。
去年秋天,中队4名队员满服役期,即将脱下军装。中队长带着部分队员在靶场进行实弹射击,我则带着新队员和这4名老兵一起参加大队组织的退役仪式。整个仪式中,4名老兵不时走神,眼睛总是瞟向靶场的方向——我明白,他们心中无比渴望昔日并肩作战的战友都能一同见证他们的退役仪式。
就在大队教导员即将宣布“卸警衔领花”时,场外传来了铿锵有力的跑步声和整齐嘹亮的口号声——中队长带着队员们赶到仪式现场。随着一声“解散”的命令,战友们冲向了4名老兵。“我还以为你们不来了呢?”“怎么可能,大家同样舍不得你们!”……在催人泪下的《驼铃》声中,中队全体官兵相拥而泣、依依难舍。
值得一提的是,在总队组织的特战比武中,中队取得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而取得这一战绩的队员中,就有这些流过泪的战士。我想说的是,通往胜利的征程,本就是一路艰辛伴着汗水泪水,一路收获伴着感动进步,这是成长成才的题中应有之义。
(彭贤茗整理)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