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江苏省扬中市军地联合共育“兵支书” “村官培养”推进乡村振兴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5-02-14 11:20:05

  江苏省扬中市军地联合共育“兵支书”——

  “村官培养”推进乡村振兴

  ■李成蹊 储 楠

  “2024年,蔬果种植收益180万元,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大有可为”“葡萄供不应求,我们可以扩大种植规模,提高产量”……立春过后,春寒料峭,江苏省扬中市新坝镇新安村村委会会议室内一派热烈的讨论氛围。退役军人、村党委书记陶杰和30余位村民代表围坐在一起,为村里2025年发展出谋划策。

  别看现在村里产业发展得有声有色,几年前,村民还因种植分散、规模小,缺乏统一流通和管理渠道,收入不高而发愁。

  当兵5年退役后,陶杰返回家乡。2020年,经上级党委政府安排,陶杰担任新安村党委书记。

  “要发挥特色产业优势,让小农户抱团集群发展。”彼时,正值扬中市面向全市优秀退役军人开展“村官培养”工程,刚刚走马上任的陶杰立刻报了名。培训期间,导师不仅为他安排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课程,还组织技术人员走进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帮带。

  学成归来,陶杰尝试建立“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户+特色农产品”发展模式,聚力发展蔬果产业、特色文旅项目,让新安村村集体收入稳步增加,2024年达到270万元。

  如今,像陶杰一样活跃在扬中市各个村(社区)的“兵支书”共有35名。“退役军人经过部队多年培养,不但思想政治素质过硬,而且吃苦耐劳、甘于奉献、敢试敢闯,正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宝贵资源。”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赵斌介绍,2019年以来,扬中市结合村委换届,将一批有能力、懂技术、会管理的退役军人吸纳进“两委”班子,并通过“村官培养”工程,引导“兵支书”成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

  “村官培养”工程围绕基层治理、乡村振兴、“三农”问题等内容进行专题授课;组织观摩乡村治理典型、乡村振兴示范点、农业特色产业项目等;安排讨论交流,共同探讨农村边角地利用、“空心村”孤寡老人照护和留守儿童教育等共性问题;搭建“兵支书之家”、乡村致富夜校、军民集结号等远程教育平台,让“兵支书”学有参照、做有方向。

  “2019年我刚上任时,不少村民反映,一直以来种植的银杏苗木价格一路走低,市场前景堪忧。”退役军人、立新村党委书记肖胜说,“报名参加了‘村官培养’工程乡村振兴课程后,我的知识储备提升了,视野开阔了。培训结束,我结合市场导向和村里的自然资源优势,引导村民尝试种植牡丹、白芍等中草药,当年中草药亩产就达到260公斤,每亩纯收入1.2万余元。”

  扬中市军地还对优秀退役军人实施动态帮扶培养和考察,及时将考核合格、热爱农村、勇于奉献的优秀苗子纳入“兵支书”后备人才库,随时可供选拔。目前,扬中市储备“兵支书”后备人才282人。此外,他们还实施“学历升级”工程,帮助“兵支书”改善知识结构,锻造过硬本领。

  军地联合共育,让想建功立业的“兵支书”找到新战场。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介绍,下一步,他们将继续统筹好资金、平台等资源,在基层退役军人村干部精准化培养、专业化管理、多重化激励等方面重点发力,培塑好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兵支书”队伍。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