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成立机动舰队司令部
■石 文
韩国海军“正祖大王”号驱逐舰舰员在演习中准备发射鱼雷。
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海军近日宣布成立机动舰队司令部,标志着酝酿和筹备超过7年的“大洋海军”新舰队正式启动运行。这一举措被视为韩国《国防改革4.0》的标志性步骤,并成为韩军“三轴体系”的新组成部分,旨在优化整合海上兵力。
韩国海军机动舰队司令部于2月1日正式成立,并于3日在济州海军基地举行成立仪式。该舰队主要基于原驻济州海军基地的第7机动战团组建。
早在21世纪初,韩国海军就在“大洋海军”战略框架下,开始探讨组建能够执行“远海作战、近岸威慑及多区域支援”任务的机动作战力量。2010年,韩国在济州海军基地建立第7机动战团。2018年,在《国防改革2.0》防务转型过程中,韩国海军明确提出“2025年创设机动舰队”的目标。经过多轮改革调整,韩国海军实现了这一目标。
新成立的机动舰队以济州海军基地为母港,不仅能够利用南部离岛作为支点,快速支援半岛东西两侧海域,还可以前出至太平洋执行远海作战任务,同时借助地理位置的纵深优势提高战时安全系数。机动舰队下辖3个战斗中队以及后勤中队、基地保障中队和战斗训练中队各1个。其中,战斗中队和后勤中队构成核心作战力量,后两者则主要负责保障任务。
目前,机动舰队共配备14艘舰船,包括韩国海军现役唯一一艘正祖大王级“宙斯盾”驱逐舰、3艘世宗大王级“宙斯盾”驱逐舰、6艘忠武公李舜臣级导弹驱逐舰及4艘补给舰。在10艘大型作战舰船中,正祖大王级“宙斯盾”驱逐舰的首舰“正祖大王”号被部署在第1战斗中队,其余9艘舰船平均分配到各战斗中队。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舰船原本属于第1、2、3舰队,曾根据任务需要配属至第7机动战团执行远海部署等任务,此次调整后,将实现“管战一体”。
韩国军方宣布,未来10年内,机动舰队的大型作战舰船数量将增至18艘,即每个战斗中队装备6艘大型舰船,包括正祖大王级和世宗大王级“宙斯盾”驱逐舰各1艘、2艘忠武公李舜臣级导弹驱逐舰,以及2艘新一代导弹驱逐舰(代号KDDX)。此外,包括“马罗岛”号两栖攻击舰在内的大型水面舰船、新购置的P-8A反潜巡逻机和即将服役的新型军需支援舰都可能加入该舰队。
外媒评论认为,此次新机构的组建是韩国海军对水面资源的一次重新整合,旨在将大型机动作战力量集中于战略后方的济州岛进行统一指挥和管理。同时,明确了韩国海军未来的基本作战架构,即包括4支舰队、潜艇作战司令部、航空联队、陆战师/旅及混成战团,使得作战任务和指挥链条更为清晰。
值得一提的是,机动舰队所属舰船此前已常态化地承担韩国海军大部分远海任务,包括在亚丁湾打击海盗、与外军联合演习、港口访问和人道主义救援等。可以预见,机动舰队将继续作为韩国海军“舰船外交”的重要窗口。此外,通过集中使用兵力,韩国海军将能更便捷地参与美军及其盟友组织的战术级别行动,如派遣多舰编队进行舰队级联合演习等。
不过,不少外媒对新成立的机动舰队发展前景表示担忧。
首先,资金压力是一个主要挑战。要实现装备18艘大型作战舰船的目标并形成战力,机动舰队在未来10年内预计将花费国防开支的10%左右。同时,按照《国防改革4.0》规划,韩军将向网络空间、太空、战略导弹、潜艇及新一代战斗机等领域大量投资。从长远来看,机动舰队获得投资的稳定性并不乐观。
其次,作战理念的适应性遭到质疑。一些韩国媒体认为,机动舰队舰船实力的梯次搭配及其分层布局,已不适应现代战争的高节奏和全维度特性。在舰队筹建及任务配置中,未充分考虑与其他军种融合的问题。
再次,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美国及其盟友体系面临的考验也会影响韩国海军。部分韩国人士担忧,美国可能以“责任分担”为由,将韩国机动舰队推到印太地区事务的前沿,而目前其舰船规模可能使韩军难以兼顾自身安全。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