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人防指挥通信车:当好应急应战的“千里眼顺风耳”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5-02-21 15:31:02

  当好应急应战的“千里眼顺风耳”

  ——人防指挥通信车的一段自述

  我的名字叫人防指挥通信车,人们设计制造我的初衷,是为战时人民防空行动提供指挥通信保障。在这轮国防动员体制调整改革中,各级国防动员办公室在原人民防空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我的职责范围也随之拓展到整个国防动员领域,我的外观形象也逐渐进入国动委各成员单位人员的视野。一些人员对我产生了兴趣,每次见到我,都向工作人员问这问那。今天我就自报家门,给大家讲一讲我的故事。

  很多人都知道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影片主人公李侠利用秘密电台传递情报,为革命事业牺牲奉献的事迹被广为传颂。革命前辈使用的短波电台设备较为简单,却能以较小的功率进行远距离通信。短波电台通过电磁波实现千里传音,成为我们人防指挥通信车家族的标配。

  “有了指北针,仍需导航仪。”相关部门按照备大则患小、备小则患大、有备则无患的思路,还为我配备了超短波电台、卫星终端机等一系列通信设备,使我既能够满足短距离、高质量的通信需求,又可实现远距离、大容量的信息交互,将现场的实时画面、详细数据传输至上级指挥机构。由于各种通信设备互相备份,如果一种设备出现问题,另一种则会立即替补,确保了指挥通信不中断。

  这些通信设备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无需依托公共通信网络,便可自行组网互联互通,属于保底的通信手段。这也正是让我感到自豪的地方:即便周边的通信基站因自然灾害或者战事被毁,我也能照常向外界报送信息。近年来,我的同伴们在抗震救灾、抗洪抢险中的表现,已充分证明这一点。

  我不仅在信息传输上配有“十八般兵器”,而且在信息采集上也用上了新设备。车上搭载的无人机,能够实现一定范围内的视频音频信息采集。前不久,在河北省唐山市组织的森林灭火训练中,这款无人机锁定火源位置、追踪火势蔓延方向,采集的现场画面实时呈现在指挥部屏幕上,为指挥员调兵遣将提供了有力依据。

  为充分发挥保底通信设备的优势,近年来,京津冀等区域国防动员办公室定期开展互联互通训练,通过练技术、练战术、练协同,在更大范围、更多渠道上同说“一家话”。

  长三角等区域一些地方国防动员办公室,还组织国动委成员单位按照军地一体、协同高效、手段保底的要求,开展应急通信保障训练,探索在断电断网断路等极端条件下,保障通信联络不间断的方法路子。

  训练中,我时而严阵以待,全神贯注地接收、传递各类信息;时而开足马力奔向指定地域,精心锤炼“动中通”的本领。一些地方应急管理、电力抢险、道路维护等部门,看中了我传递信息远、手段多,功能稳定、机动灵活等优点,主动协调当地国防动员办公室,在应急训练中依托我开设前进指挥所、机动指挥所,进一步发挥我的作用功能。为此,我暗自高兴了好一阵子呢!

  不过,我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革命战争年代,通信战士被誉为“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今天,通信保障在战争中的地位作用更加凸显,想要稳操胜券,必须坚持信息主导;反之,如果通信“阵地”失守,往往难逃败局。既知责任重,就要勇担当。我和同伴们下定决心:不忘初心使命,保持战备状态,努力当好应急应战的“千里眼顺风耳”。

  (河北省唐山市国防动员办公室 赵宪骏撰写)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