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怀“本领恐慌”
■戴永洋
●“本领恐慌”是一种危机意识的体现,也是一个人积极进取的表现
前段时间,某单位召开会议宣布干部任职命令,一名升任新职的干部在表态发言中说:“此时此刻,心中更多的是恐慌,一种本领不足的恐慌。接下来,我将不断提升自己,努力以过硬的能力素质胜任本职岗位,不负组织信任。”相比获得晋升的喜悦,这名干部考虑更多的是个人能力素质能否胜任新岗位,因而心怀“本领恐慌”,这种态度值得肯定。
“本领恐慌”是一种危机意识的体现,也是一个人积极进取的表现。一个人一旦感到“本领恐慌”,就会格外珍惜时间,以“无一时而不学”的勤奋状态刻苦求知;也会格外珍惜机会,以“无一事而不学”的主动精神加强历练。然而现实中,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到心怀“本领恐慌”,有的对自我能力缺乏基本的认知,自我感觉良好,导致能力素质总是原地踏步;还有的虽然也自知能力不足、需要加强,但由于对当下紧迫形势缺乏清醒的判断,以至于能力素质提高很慢。
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事物层出不穷,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稍不留神就可能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落后甚至被淘汰。军事领域更是如此。随着战争形态、作战方式不断发展演变,战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断增加,对官兵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每名官兵都要常怀“本领恐慌”,以“等不得”的紧迫意识和“慢不得”的忧患意识警醒自己、鞭策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具体到实践中,就是要在“勤”字上下功夫。首先是勤自省。坚持“吾日三省吾身”,对自己有一个清醒而准确的认知,经常对表上级要求明方向,对标岗位职责查不足,对照先进典型找差距,为提高自己立好靶标、对症下药。其次是勤学习。时刻保持如饥似渴的学习状态,把学习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在勤学善思中增长见识、开拓视野。最后要勤历练。实践出真知,实践强本领。要充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主动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中经受摔打,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不断增强驾驭复杂局面的综合能力,持续提升堪当强军重任的过硬本领。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