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复旦大学学子选择逐梦军营——
携笔从戎 青春滚烫
■陈莹莹 本报记者 吴晓婧
相辉堂前,草木添绿;曦园池塘,锦鲤争春。复旦大学校园内,一派春意盎然。
当春天邂逅送兵季,赵俊龙、郭光旭、汪逸宁、杨柳青4名复旦学子即将携笔从戎,开启逐梦之旅。
“我从小就对部队生活充满向往,无数次想象自己身着军装、手握钢枪的模样。能从众多应征者中脱颖而出,我感到很幸运也很光荣。”3月17日,复旦大学上半年欢送参军学生座谈会上,面对校领导及相关院系负责人、区人武部领导和部分学生家长,2023级护理学院本科生赵俊龙坦言。
在赵俊龙看来,从学生到军人,又是人生的一次挑战。“未来在部队中肯定有许多本领要学,不仅考验我的身体素质,也考验我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对即将开启的军旅生活,赵俊龙踌躇满志,“面对重重考验,用我们役前教育带训班长的话来说,就是‘转变思想、适应环境、尽快磨合’。我期待经过在军营淬火历练,能遇到更好的自己。对未来的军营生活,我已经准备好了!”
前几天,2023级高分子科学系本科生郭光旭所在班级辅导员召集同班同学,为他举办了一场温馨的欢送仪式。“最难带走但也最难忘却的‘复旦记忆’,有与师友相处的瞬间,也有大家围坐在蛋糕前时,如烛火一般燃起熠熠生辉的军旅梦。”从小就对军事题材影视作品有着浓厚兴趣的郭光旭,早早在心中播下了一粒参军报国的种子。役前教育阶段和100余名预定新兵同吃同住同训练的经历,让他对军营的归属感愈发强烈。“我坚信,我的青春属于军营。”郭光旭笃定地说。
“军营,用一个词概括的话,应该是热血。想到将来和战友们一起摸爬滚打、一起向着一个目标冲锋的场景,我血脉偾张。”2024级药学院本科生汪逸宁的军旅梦,缘起于曾在原第二炮兵某部服役的祖父。“爷爷一直是我心中的榜样,他给我讲了很多热血沸腾的军营故事。”上大学后,偶然间,一张在校园看到的征兵宣传海报,唤醒了汪逸宁心底的从军梦,于是毫不犹豫报名应征。
“热血”也是促使2022级药学院本科生杨柳青作出参军决定的关键词之一。“青春中应当有一分热血、一分奋发和一分突破舒适圈挑战自我的勇气。”当身边人问起她选择参军入伍的初衷时,杨柳青如是说。
“我一直是一个向往星空的人,因而在听到‘军事航天部队’这个名字时,几乎没有犹豫。”杨柳青的话语间有诗意涌动,“世界军事格局瞬息万变,既然有海、陆、空,那么太空安全也应有人守护。能作为军事航天部队战士投身国防事业建设,是我无上的荣光。”即将踏入军营,杨柳青满怀憧憬。
“作为几名学弟学妹穿上军装遇见的第一位班长,临别之际,我总觉得还有很多话没说。”曾于2019年入伍到新疆军区某部、如今在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读研一的张银,就是赵俊龙口中的班长。看着学弟学妹们的脸庞,他仿佛看到了几年前的自己:“我很喜欢《士兵突击》里的那句台词‘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因为漫长’。未来的日子里,你们可能会在烈日下晕眩,在深夜里疲倦,但请相信,每一份寂寞的背后,都会收获与之匹配的成长。”
据了解,截至目前,复旦大学有近500名学生应征入伍,多人立功受奖。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