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忆英雄铁甲寒
■王 峰 淮 楚
“犹有国人怀旧德,一腔热血祭英魂。”清明,既是中国的一个重要节气、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个缅怀先辈、慎终追远的特殊时间节点。在这个节点上,我们站在先烈的墓碑前,站在历史的天空下,以一抔黄土寄托哀思,以一株新枝清心明志。抚今追昔,我们既要深切感怀先烈的牺牲与奉献,更要深沉地叩问: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们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虽九死其犹未悔”?
答案就在“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崇高信仰里。无数革命先烈选定了主义、认定了信仰、站定了队伍,便毅然决然“甘洒热血写春秋”。李大钊坚贞不屈、从容就义,因为始终坚信,“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夏明翰临上刑场、以诗言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他们之所以能把肉骨凡胎化为铮铮铁骨,根本就在于骨子里充盈着精神之钙,灵魂中闪烁着真理之光。今天,我们缅怀英烈,就要永远铭记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锲而不舍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确保精神支柱坚不可摧。
答案就在“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根本宗旨里。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激励着无数优秀中华儿女勇往奋进以赴之、瘅精瘁力以成之、断头流血以从之。张思德坚信“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谷文昌誓言“不制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黄诗燕追求“砸锅卖铁,也要让百姓住上新房”……这些英模“时时放心不下”的永远是人民利益。今天,我们缅怀英烈,就是要永葆共产党人的宗旨本色,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奋战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努力成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答案就在“威武不能挫其气,利禄不能动其心”的风骨气节里。品味无数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他们虽然誓死奋战在不同战线,谱写了各不相同又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品格,就是高尚的气节。一个人有了风骨气节,人品就有了高度,人格就有了硬度。今天,我们缅怀英烈,就要深切感受他们刚正不阿的风骨、坚不可摧的钢骨、宁折不弯的傲骨,既追求“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又坚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勇于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锤炼形成敢打必胜的底气、所向披靡的锐气和宁死不屈的骨气。
答案还在“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的无限忠诚里,在“把活路堵死、向死路求生”的英勇无畏里,在“绝对不能为一身一家谋升官发财以愚懦子孙”的正直无私里……牢牢记住这些答案,矢志不渝躬身实践,必能跑好历史的接力棒,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如此,我们就能这样告慰英烈:“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