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赋予基层更多自主权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5-04-16 08:32:40

赋予基层更多自主权

■刘晓哲

现在,各级都在为基层减负。某部在减负中坚持赋予基层更多自主权,全面提升一线带兵人自主抓建能力。这一做法,无疑有利于基层全面建设、全面过硬。

罗荣桓同志曾说:“政治工作要给下边留有余地,给下边自主性,不然下边就没办法。”做政治工作要给官兵留有思考消化的时间,为基层减负、抓建基层同样如此。只有给基层足够多的自主权,才能确保他们把心思和精力放在锻造“三个过硬”基层上来。

基层作为战斗力的“刀尖子”,需要具备扎实的自建能力,成为能打仗、打胜仗的战斗集体。然而,自建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有时间保证、实践历练。基层有了更多自主权,才能围绕本单位职责任务搞建设,全部精力向备战打仗聚焦,不断促进战斗力生成提高。如果领导机关总是越俎代庖,一竿子插到底,让基层失去自主权,基层带兵人就没有时间抓好自身建设,就会造成基础不牢,到关键时候很可能“掉链子”。因此,赋予基层更多自主权,不仅是按纲抓建基层的需要,也是科学实施基层治理的需要。

加强基层建设,重要目的是集中官兵智慧,找到制胜之道,提高打仗本领。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自主权,离不开实践创新。如果基层整天围绕各种“不打粮食”的文电转,就难以集中力量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我军历史上,著名的“王克勤运动”“郭兴福教学法”等,都是基层官兵创造的。今天,基层带兵人要推动实践创新,需要拥有更多自主权,充分引导官兵发扬首创精神,让人人做主人、当主力、唱主角,从而凝聚共识、激发活力,让创新成果收获在战位、燃烧在战场。

基层是部队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想战时克敌制胜,需要平时提升基层自建能力,建设过硬基层。现实中,少数领导机关不放心、不放手,总认为自己替基层多考虑,让基层对照“文件”干就行。殊不知,共性的东西好指导,基层的独特优势、制胜优势还需在自建中不断探索、巩固和提高。捆住基层手脚,把基层管住管死,违背基层建设客观规律,也是对战斗力建设的不负责任。

地基稳固,大厦坚实。各级领导机关只有进一步改变工作方式,不断为基层减负减压,给基层更多自主权,充分尊重基层的工作安排权、人员使用权、财务支配权,为基层创造条件开展“三大民主”,才能有效加强基层治理,巩固提高部队战斗力,打牢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底盘根基。


作者:刘晓哲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