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利津县
聚集社会资源 助力老兵就业
本报讯 韩仁杰、张磊报道:“回乡不到一个月,就在家门口找到了一份工作,并且还与我大学时所学的化学专业对口,真是没想到。”近日,在山东省利津县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联系下,前不久刚退役返乡的荆伟国与当地一家化工企业顺利签约。
据了解,该县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汇总县内70余家企事业单位用工需求,通过与退役军人的年龄、学历、专业等条件匹配,实现岗位精准推介。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李向明告诉笔者,助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岗位推荐、就业培训、资金扶持等多个方面。从实践来看,推动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创业,不仅要依靠政府和部队,还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才能聚集起更多可利用的优质资源。
退役军人索文峰于2007年12月回乡创业,经过多年摸爬滚打创办了一家连锁餐饮企业。在军地有关部门动员下,他开设直播讲堂,传授创业经验,帮助300多名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退役军人属于优质人力资源,在求职中深受企业和社会机构青睐。可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或其他原因,供需双方有时无法建立联系,这就需要有人牵线搭桥。”索文峰告诉笔者。
近年来,利津县依托高校、乡镇(街道)先后建立8个集就业培训、信息咨询、创业指导等功能于一体的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指导站。
在东营市化工学校就业创业指导站,笔者看到,指导讲师顾颖正在为退役士兵刘佳越讲解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技术。去年退役后,顾颖通过参加该县退役军人“订单式”培训,成功转型为专业数控车床操作员,实现稳定就业。
“我校面向自主就业退役军人开设36个特色专业,并提供全链条就业指导服务。”该校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指导站站长李岩波介绍,为助力退役军人更好就业,他们创新推出“1+2”就业跟岗指导机制,即1名退役军人配备1名专业导师和1名适岗单位业务导师,每周各开展1次跟岗指导。
“我能当上‘新羊倌’,离不开县里的扶持。”利津县盐窝镇黄河口滩羊产业园内,退役军人王晓峰指着一排标准化养殖棚对笔者说。当年,他退役回乡后就看准了养殖黄河口滩羊的商机,无奈缺少资金,起步困难。后来,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送来创业贷款和税收减免优待政策,帮他打开局面。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就业创业科负责人王海涛介绍,引导退役军人用好税收优惠、贴息贷款等政策,可以有效减轻创业压力。近年来,他们已帮该县退役军人累计申请创业贷款130多笔。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