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瞬息万变 备战随机应变
■第82集团军某旅某连一级上士 吴世敏
“只有不断适应各种实战场景,走出训练‘舒适区’,才能练就过硬本领。”这段时间,连队正在开展喷火专业训练,我作为专业教练员,对战友们讲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根据训练安排,我们最近每天进行调制油料训练,这项任务看似简单,实则极富挑战性。油料的配比受温度、气压及发酵时间等多种因素影响,稍有不慎便可能影响火焰质量,进而影响到目标毁伤效能,因此必须不断摸索实践,适应各种条件下的温压变化,找到最佳配比。
每一次任务成功的背后,总是伴随着艰辛与挑战。
此前一次执行训练任务时气温骤降,给油料的调配带来很大挑战。由于油料是按照往常训练的固定配比进行调制的,并没有考虑到第二天温度大幅变化情况,结果导致任务保障质效不高。
“战场环境瞬息万变,出现这种情况,归根结底还是战场意识不强,准备工作不扎实。”复盘时,我带领战友展开检视反思:大家虽多次执行类似任务,但有时过于依赖以往经验,训练中缺少实战意识,未结合任务实际认真研究分析,忽视了温度等各类要素变化,这才导致任务失败。这也直接说明大家习惯处于练兵“舒适区”,存在训练环境理想化、基础训练简单化等问题。
结合反思,我决定总结一些经验方法供大家参考,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随后,我组织专业骨干进行研究,带领大家对过去几年训练中总结的不同温度和气压等条件下的处置方法进行梳理,逐渐形成了一套规范操作流程。训练中,我要求每组负责人及时记录新情况新变化,做好经验总结,提升应对突发特情能力。
在上级近日组织的专业比武中,面对复杂天气情况,我带领战友综合考虑各类要素,灵活处理突发情况,取得了专业第一的好成绩。
“担心自己的专业被无人装备取代吗?”训练之余,一名战友这样问我。
“不担心,我反而感到高兴。”我告诉他,武器装备不能适应温压变化,就无法发挥出最大效能;军人不能走出训练“舒适区”,就无法适应未来战场。面对新装备新挑战,我们要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创造性,学习掌握好手中武器,探索出新的战法训法,在瞬息万变的实战环境中练强打赢本领。
(姚欣彤整理)
作者:吴世敏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