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拓展国防教育阵地——
“微阵地”融入生活
■金华滚 肖 腾
来到湖南省益阳市,游客大多会到网红景点“颐年古巷”打卡,体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活场景。相邻的“红军苑”往往成为游客顺道游览的下一个目的地。
“这里居住过4位老红军,其中向长生、谭绍华是追随贺龙元帅参加红军的,龚双清1929年参加红军,李子荣参加过平型关战斗。1964年,他们响应国家号召来到益阳工作,将家安在这里。”益阳市汽车路街道负责人介绍,4位老红军已先后离世,但“红军苑”的名字留了下来,街道还开设一个老红军事迹陈列室,详细介绍他们的革命事迹。
在进行老旧小区改造时,益阳市将小区分为“颐年古巷”和“红军苑”两部分,“红军苑”以红色文化、国防元素为亮点。他们将楼体外墙统一整修为红色,还在小区空地建设红军雕塑、红军亭等,浓厚社区国防氛围。
近年来,益阳市针对中心城区基础设施陈旧、房屋老旧、城市功能设施不足等问题,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对上百个旧街巷、老小区进行改造升级。该市军地以此为契机,将国防元素融入老旧街区改造、公共空间建设、基础设施更新等,同步推进国防教育阵地建设。社区“拥军墙”、街道“军功榜”、河堤“国防长廊”、公园“军事角”……一个个国防教育“微阵地”,出现在益阳大街小巷,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去年底,家住南县德昌公园附近的居民发现,公园里多了一架退役战斗机和数门退役火炮。它们的来历、背后的故事,引起大家的好奇。为大家科普解惑的是南县国防教育讲师团成员李丰。
李丰是一名参战老兵,经常深入社区、学校宣讲。现在,他喜欢将课堂放到德昌公园。他认为,公园里的歼-6战斗机、81式122毫米火箭炮等装备,就是难得的教具。借此讲装备发展史和战斗故事,非常直观效果很好。
“我们联合市委宣传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在公共空间升级改造时拓展国防教育阵地。”益阳军分区政治工作处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市先后在5个城市公园、广场、休闲步道里添置了退役装备,设置了双拥主题灯箱等。
资江蜿蜒,穿城而过。自实施河堤美化工程以来,河堤上陆续新设了一批拥军亭、国防主题雕塑等。这些设施与河堤翠柳、青碧江水交相辉映,构成美丽城市画卷。其中,浮雕“镌刻在军旗上的益阳记忆”,时常引来市民驻足观看。浮雕主体是一幅益阳地图,还展示了红军长征过安化、马迹塘阻击战等发生在益阳的军史故事,段德昌、曾士峨等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据统计,益阳市已建成国防教育“微阵地”60余处。它们普遍规模小、投资少,适合益阳这样的中小城市。由于建在街头巷尾,群众休闲时就能接触到国防元素,有利于国防教育日常化、生活化,扩大国防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