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我们的无人机丨空军察打一体无人机“种子部队”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5-04-21 08:17:14

我们的无人机丨空军察打一体无人机24

空军航空兵某无人机团威武列阵。 刘载誉摄 图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一路西进,荒凉戈壁中从零起步

  2011年12月,全军首架察打一体无人机部队成立。团队组建以后,短短数年时间里多次转隶换防,从繁华都市一路西进,直到驻守西北大漠。一眼望不到边的戈壁,就像他们创业之初面对的“无人区”,荒凉而贫瘠。

  当时没有新建营区,大家只能暂住在红砖瓦房,夏天酷热难耐,冬天冷风如刀。没有学习教材、没有操作经验、没有训练范本,面对全新的装备,官兵唯有想方设法查找资料学习研究。战机由“带我飞”变成“代我飞”,一字之差,让各专业官兵都开启了“拓荒”模式。他们在厂家帮助下,对接工业部门专家,跟研、跟试、跟产,顶着烈日黄沙一次次模拟训练……决心闯出一条新路。

  几个月后,《维护规程》《操作手册》《组训流程》等新鲜“出炉”。捧着自己编写的“教科书”,他们实现了“当年接装、当年实射、当年形成战斗力”的目标。

察打一体无人机≠“无人机+导弹”

  这支部队在全军范围内首个列装攻击-1、攻击-2等型无人机,验证察打一体无人机部队的训法战法。

  察打一体无人机具有侦察、监视、捕获和对目标实时打击的能力,不仅可以为自己发射的反坦克导弹进行制导,也可以为其他飞机或地面武器制导或提供目标指示。可长时广域隐身监视、对地面进行持续火力压制,或对高价值、时间敏感目标实施精确攻击,能极大缩短从发现到摧毁目标的时间,适应信息化战争战场态势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的特点。

  然而,察打一体无人机并不是“无人机+导弹”那么简单。它同时具备“自主飞行”和“遥控操作”双余度控制,在飞行前,需要规划设定任务和航迹;在飞行过程中,地面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飞机的状态和航路,并通过数据链控制机上的任务载荷。想要保持飞行控制率,需要了解无人机自身的“逻辑”。“无人机有自己的方法,它为什么这么做,这是一个很庞大的系统。”

从有人机飞行员,到无人机飞行员

  无人机团的飞行员均为空军现役飞行员,甚至还有获得过“金头盔”的第三代战斗机飞行员改飞无人机。驾驶一架大型无人机需要多人分工,在操控方舱里协同完成,当战位从飞机座舱变成操作方舱,不再用身体感知平衡与载荷,飞行员只能透过一方屏幕了解飞行态势,用大脑构建战场环境。

首先,在操控感觉上,无法直接感受无人机的飞行状态,需要长时间练习才能达到“人机一体”。其次,无人机靠远距离信号传输控制,难免存在一定的延迟,预判掌握无人机的状态也是极为困难。

  通过无人机的摄像头,从万米高空进行侦察好比“大海捞针”。沙丘都是一起一伏的,海洋是光秃秃的一片蓝,森林就是一片绿色,站立的人就是一个长条状的物体……因此精准捕获目标必须有丰富的经验,每一位无人机飞行员在训练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才能练就“火眼金睛”。

向“无人区”探索,为将来探路、铺路

  作为全军首支察打一体无人机部队,他们前行的每一步都在向“无人区”探索。作为在改革号角中破壳而出的新型作战力量,无人机团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飞起来”到“打得赢”,从“自己打”到“体系打”,他们在实战化演训中磨砺成长,成为“临机召唤,召唤即打击”的空中精锐。

  2012年空军“红剑”演习,这支部队操纵无人机圆满完成侦查目标、高空拍照、实传图像等任务后顺利返航,标志着我军察打一体无人机首次融入作战体系。2014年攻击-1型无人机首次参加全军演习、首次实弹攻击,官兵密切协同、操控无人机首发即命中目标。2014年7月份“和平使命”联合反恐军演,我军无人机作战力量首次亮相国际舞台,操控无人机对蓝军指挥部搜寻确认并首发制敌,展示出我国新型无人机的作战实力。

  “察打一体”只有看得清、辨得明、打得准、打得快,才能制胜未来战场,这就需要多个战位攥指成拳、形成合力。“关门练”练不出联合本领,“等上门”难修十八般武艺。他们主动扩大联训“朋友圈”,积极推动与其他军兵种的地面部队联训,与特战旅、地导旅等兄弟单位协同训练,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精进技能。他们说:“现在是察打一体无人机,以后肯定会有无人加油机、无人运输机……而今,我们在无人作战领域留下的每一个脚印,都是为将来探路、铺路。”

“裂变”式培养人才,甘做“种子基地”

  察打一体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空中战斗力量,对未来作战理念和模式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空军更多同类部队的组建,这支部队承担了向兄弟部队输送人才的重任,成为了空军察打一体无人机“种子部队”。

  人家向外输送人才,都是一个一个的,就像一颗颗种子,播撒在新的沃土上,静待发芽开花。而他们输送人才,是一群一群的,就像一捆捆幼苗,栽下去就是一片树林。从无人机操作员到链路规划员、作训参谋和一线保障人员……这里是名副其实的空军无人机人才储备基地,源源不断向外输送着人才。

几年下来,同批入团的一多半已经各奔东西,走进了另外的营盘独当一面、发光发热。他们说,当然会因此遭遇人才紧缺,但仍愿以自己的一时难,帮助后续组建的其他察打一体无人机部队逐渐走上正轨,换来全军无人机部队的长远发展……

  综合整理自: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中国军网、解放军报、学习军团、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光明网等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