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华东军区海军学校的创建发展——人民海军初创历程的重要一步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军史钩沉      2025-04-24 11:41:45

  华东军区海军学校的创建发展——

  人民海军初创历程的重要一步

  ■董文琪  

学员们走出华东军区海军学校正门。资料照片

  1949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决议,提出“一九四九年及一九五〇年,我们应当争取组成一支能够使用的空军,及一支保卫沿海沿江的海军”。3月下旬,陈毅出席渡江战役总前委在安徽省蚌埠市孙家圩子召开的渡江作战会议后,向张爱萍传达了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决定:委任张爱萍负责海军筹建事项。4月23日,在渡江战役胜利的号角声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成立,由张爱萍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海军是技术性强、兼具陆海空诸兵种特点的现代化军种,组建海军不仅要有人,更要有人才。华东军区海军成立后,临时党委立即召开会议,研究确定了创建人民海军的基本原则: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人民解放军陆军为基础,团结原国民党海军人员,共同建设人民海军。为此,华东海军报请中央军委批准后,从陆军部队中选调当过海军、干过船务、学过船舶、懂得机械,甚至生长在江河湖海地区识水性的干部、战士,参加海军。同时,积极吸收原国民党海军人员参加人民海军建设,除起义者外,还在上海、青岛、福州等地成立“登记国民党海军人员办事处”,公开刊登通告,号召散落在各地的原国民党海军人员前来报到。通告发出后,效果显著。至8月,有1000余名原国民党海军人员前来报到。经过甄别,其中788人被录用。为争取、团结原国民党海军人员,华东海军称他们为“原海军同志”,而由陆军部队新编入海军的人员则称为“新海军同志”。

  这两部分人员“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新海军人员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经受了严格的锻炼和考验,政治上坚定,作风上扎实,思想上进步,但在海军技术上是空白;原海军人员熟悉技术,又有一定的海军作战经验,但无产阶级觉悟和革命精神不足。8月15日,为加强两部分人员的融合,按照“建军先建校”的原则,华东军区海军学校在南京正式成立,张爱萍任校长兼政治委员。该校于9月14日开学,首批新海军学员1500名,原海军学员2000名。

  根据学校安排,“新海军”和“原海军”进校都需承担“学”和“授”的双重任务,即“扬其所长、补其所短”。一方面,原海军人员担任教员,帮助新海军人员尽快掌握海军航海、舰艇驾驶、武器操作等知识技能,也要通过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对我党我军光荣传统的认识及认同。另一方面,新海军人员要虚心求教,在短期内突击学习舰艇出海急需的专业技术,使自己由“陆改海”的“旱鸭子”早日成为海上战士,同时还要担负团结和帮助原海军人员转变阶级立场、提高思想觉悟的任务。两个多月后,第一批学员顺利结业,为年轻的人民海军注入了有生力量。11月8日,华东军区海军以华东军区海军学校培训的学员为基础,在南京组建第1、第2舰艇大队,打造了人民海军第一支水面舰艇部队,人民海军的战斗力自此开始形成。

  1950年12月,海军司令部借鉴苏联海军建设经验,将华东军区海军学校改建为海军联合学校,下设兵器、机械、通信和舰务4个分校,主要担负培训水面舰艇工程技术人员和指挥管理人员的任务,为人民海军建设培养更全面的专业技术人才。

  尽管华东军区海军学校只开办了1年多时间,但它为后续的海军院校发展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是人民海军初创历程的重要一步,在人民海军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