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战士优长点 人岗相适更出彩
■火箭军某旅某连排长 彭 昊
“排长,谢谢你及时帮我调整了岗位!”前不久,下士张美琪通过考核达到独立值勤标准,第一时间与我分享这个消息。看着她脸上绽放出的笑容,我真心为她感到高兴。
两个月前,张美琪还在因专业学习受挫,一直闷闷不乐。
张美琪是一名直招军士,下连学习话务专业后,她拼劲十足,一心想尽快参与值勤任务:每晚拿着号码本反复背记,每天早起半小时练习勤务用语。在大家眼里,张美琪既勤奋又用心,我对她更是充满期待。
然而,几个月后,和张美琪同批下连的战友都陆续实现了“单飞”,而她仍未达到独立值勤标准。
“这是为何?”我向她的带班骨干秦晓云了解情况。“张美琪平时训练非常认真,但一到跟班值勤时,她就会变得特别紧张,时常出现失误。”秦晓云说。
接下来的几天,我一边观察张美琪的训练情况,一边结合她的短板为她制订补差计划。正当我准备把计划交给张美琪时,一件事改变了我的想法。
一天晚上,我组织大家进行夜训。突然,训练系统出现故障,无法正常进行联机。“之前从没出现过这种问题”“只能等明天找人来解决了”……由于情况特殊,几名话务班班长一时间不知所措。
此时,一个声音传来:“排长,让我试试!”张美琪主动请缨。只见她眉头紧锁,双眼紧盯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输入一串串代码……一番操作后,系统恢复正常。“张美琪,你太棒了!”那一刻,大家纷纷为她点赞。
夜训结束,我回到宿舍陷入思考:是不是把张美琪放错岗位了?她学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现在又有话务专业基础,说不定话务纠察岗位更适合她。最近,话务纠察班的战士小周准备考学,正在参加集训,岗位出现空缺,若把张美琪调整过去,岂不是一举两得?
第二天,我找到张美琪征求意见。没想到,她正为此事而苦恼。“排长,语言表达一直是我的弱项,最近跟班值勤出现失误,话务专业可能不太适合我。”张美琪说,这段时间虽然自己很努力,但总是达不到专业标准,心情十分低落,她一直想找班长反映,但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了解张美琪的真实想法后,我向连队提出为她调整岗位的建议,得到党支部批准。
调整到话务纠察岗位后,张美琪再次开启了“加速”模式:每天加班加点学习专业知识,反复练习设备操作,向有经验的骨干请教值勤方法,笔记记了厚厚一沓。
几周后,带班骨干欣喜地告诉我:“张美琪对新设备掌握很快,业务能力不断提升,过不了多久就可以参加独立值勤考核。”一个月后,张美琪果然通过考核,实现了“单飞”。
帮助张美琪找到合适岗位的过程,让我对如何带兵育人有了新的感悟:每名战士都有自己的优长点,作为一线带兵人,要综合考虑岗位需求、组织需要和他们的能力特点、兴趣爱好,扬其长、避其短,尽可能做到人岗相适,才能让他们更好实现自身价值,提振干事创业信心士气。
前段时间,又一批新兵结束专业集训来到连队。翻看分到排里的人员信息登记表,结合谈心了解掌握每个人的性格特点、特长爱好、将来打算,我在心里盘算着她们各自适合哪个岗位,并向连里提交了定岗建议。
(岳小林、刘媛媛整理)
编辑快评
■邹 菲
众所周知,把合适的人放在适合的岗位上,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推动部队建设发展。新兵下连、新干部定岗,如果从一开始就在充分考虑部队需求的前提下,做到人岗相适,自然最好不过。倘若一时做不到,也可以后期结合实际情况动态调整、“二次定岗”。
这固然涉及到专业编制、岗位需求、个人意愿、能力素质等方面的问题,做起来并不容易,但各级只要有这个意识,并想办法去推动,就能实现人岗相适。
当一个人把组织需要和自己的理想志向、专业特长等有机结合在一起时,就会迸发出岗位建功的巨大能量。如此,就能实现履职尽责和岗位成才两相宜。
作者:彭昊 邹菲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