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钟厚涛:苏贞昌访美 惨淡收场

钟厚涛

钟厚涛,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北京大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后、盘古智库研究员。曾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俄勒冈大学、香港大学等校访学。主持或参与社科基金等项目五项,出版各类著述七部,在中国、美国、加拿大等发表论文四十余篇。长期担任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电台、凤凰卫视等媒体时事评论员。

      作者  钟厚涛

    经过长达半年之久的酝酿准备,苏贞昌于68日至614日赴美访问。关于苏贞昌此次访美,民进党政策会执行长吴钊燮528日专门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外透露,这次出访有四个目标,包括深化台美友谊以及会见台侨、驻美代表处揭幕、“国会外交”和“智库外交”。如今曲终人散,苏贞昌访美已经正式拉下帷幕,现在不妨针对这四个目标逐一回顾,苏贞昌此行的成败得失,一目了然。

   向美输诚,无人回应

    苏贞昌此次访美,最为重要的目的,不是为民进党驻美代表处揭牌,也不是要与台侨联络情感,而是要向美国输诚,展现民进党问鼎2016年“大选”的意愿与决心,并向美国澄清,未来民进党会强化对美关系,不会重蹈陈水扁时代与美关系僵化的覆辙。陪同苏贞昌一同访问的吴钊燮就称,“要让美国更了解民进党和台湾,推进民进党和台湾与美国的关系”。

    不过让苏贞昌感到尴尬的是,虽然他雄心勃勃地一心妄图与美交好,但对于苏贞昌的“好意”,美国方面似乎并未领情。到目前为止,关于苏贞昌访美,无论是政界还是学界,美国都没有发出正面肯定的声音。这说明,美国对苏贞昌并没有买账,仍然在担心其像当年陈水扁一样,选前一套姿态,选后马上露出“麻烦制造者”的真实面目,连连挑起事端,甚至差点拉美国下水。

    由此观之,美国对于苏贞昌仍然心存犹疑。苏贞昌要想取信于美国,仍然长路漫漫。

    成立民进党“驻美代表处”,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

    1996年民进党首度成立“驻美代表处”,四年之后陈水扁上台时由于改为官方委派,因而民进党“驻美代表处”自然也就被撤销,并一直空缺至今。为了弥补民进党缺乏与美国正式沟通管道的缺陷,尽快修补与美国的关系、获得美国的支持,早在竞选民进党党主席的时候,苏贞昌就提出要恢复设置“驻美代表处”。20121112日,苏贞昌正式宣布重设民进党“驻美代表处”,并由“政策会”执行长吴钊燮兼任驻美代表。

    苏贞昌此行的重要目的之一即是为重新恢复的“驻美代表处”揭幕挂牌。但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经费紧缺,新成立的民进党“驻美代表处”办公场所只有狭窄的三平方米,具体办事人员也只有3位,而苏贞昌指定的驻美代表吴钊燮根本无法像金溥聪那样常驻美国,而只能每年游走几次。

    由此可以观察,仅仅依靠一个只有3个办事人员、3平方米办公场所的办事机构,就想强化对美关系,虽不能完全说是痴人说梦,但至少可以说是形式大于内容,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或许也正是由于看到民进党驻美代表处的功能作用相对有限,与代表马当局意志的“驻美国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在经费配备、人员安排等各个方面都有天壤之别,苏贞昌614日在出席揭幕仪式时,才特别强调“设立民进党驻美代表处不是与国民党打对台”。其实,不是不想打,而是根本不在一个重量级,打不起。

    “国会外交”,有意回避实质性问题

    苏贞昌于美国时间12日下午(北京时间13日早上)赴美国国会山庄与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罗伊斯(Ed.Royce)、众议院亚太事务委员会亚太小组主席夏波特(Steve Chabot),以及罗得岛州的西西林(David Cicilline)等三人进行了闭门会谈,苏贞昌虽然向对方谈及了民进党对于台美关系、台菲渔民事件、美国对台售武等问题的看法,但对最具有关键性和实质性意义的民进党两岸政策问题却只字未提。而长期以来,美国对民进党最为关心的话题就是两岸政策,苏贞昌此次在“国会外交”中刻意回避,焉能博取美国信任?

    闭门会议之后,苏贞昌又参加了由“台湾公共事务协会”举办的欢迎民进党代表团酒会,到场欢迎苏贞昌的美国参议员只有一位,即施罗德•布朗,众议员也只有21位。如果考虑到美国有参议员100名,众议员435名。那么就可以得出仅有1%的参议员和不到5%的众议员对于苏贞昌此行给与了实际行动上的支持,支持率如此之低,也些许能够透露出美国参众两院对于苏贞昌的态度。

    “智库外交”,自露其短

    613日,苏贞昌在美国布鲁金斯研究会和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合办的座谈会上,发表了“新世紀的新伙伴:如何强化台美关系”的专题演讲,提出了提出了责任(Responsibility)、和解(Reconciliation)、再平衡(Rebalance)的三R原则。为了向美国展现自己的国际视野以及相应的外语能力,苏贞昌有意使用英语进行发表演讲。但苏贞昌毕竟与马英九、蔡英文等留洋多年的政客有着明显差距,在专题演讲最后的问答环节中,苏贞昌马上原形毕露,只能使用中文来回答问题。因而苏贞昌此次操用英文来进行演讲,并没有达到其炫耀外语水平的初衷,恰恰相反,反而暴露了其英语水平相对有限的真实状况。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次所谓的智库之行,并没有为苏贞昌起到加分效应,相反有可能起到了减分的效果。

    不但如此,民进党对于苏贞昌的此次访美,一个重要的定位就是“智库外交”,但是苏贞昌在整个访美期间,也只是在智库发表了一次演讲而已,如果仅仅把在智库做一次演讲就命名为“智库外交”,那么这种“智库外交”的含金量似乎也低的太令人匪夷所思。如此以来,以后台湾任何一位政客到美国访问,只要在智库作一场演讲,就完全有理由效仿苏贞昌,将之命名为“智库外交”了。

    因而无论是从美国方面的回应态度,还是从成立民进党驻美代表处的机构设置,或者是从所谓的“国会外交”和“智库外交”,苏贞昌此行效果相对有限。而且苏贞昌此行,并未受到美国重量级官员的接见。这与民进党上任党主席蔡英文2011年代表民进党访美时所受到的礼遇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蔡英文当年甚至受到了时任副国务卿奈兹(Thomas Nides)和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坎贝尔(Kurt Campell)的亲自接见。两相对比,估计对2016年大选仍然心存幻想的蔡英文会心中窃喜,而苏贞昌只能黯然神伤。

    即使从岛内媒体的反应来看,由于受到习奥会以及紧随其后的习吴会的影响,苏贞昌此行在舆论效果上反应平平,受关注度并非很高,远远没有达到其预定的目标。因而,即使是让苏贞昌自我评价的话,估计也难会对此行表示满意。苏贞昌访美的惨淡收场,既说明苏贞昌并未获得美国的信任,也预示着民进党未来的“执政”之路将会越走越窄。(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