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返回频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

土族盘绣,是青海省互助县土族民间传统美术。盘绣是中国土族刺绣中最主要的绣法,是土族妇女一生的必修课。 盘绣是土族独有的一种绣法,复杂巧妙,汇集着古老土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在青海高原的东部山区,勤劳、朴实的土族妇女世世代代传承着古老传统的民族刺绣艺术,她们的刺绣技艺精湛,做工精细,巧夺天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土族盘绣,是青海省互助县土族民间传统美术。盘绣是中国土族刺绣中最主要的绣法,是土族妇女一生的必修课。 盘绣是土族独有的一种绣法,复杂巧妙,汇集着古老土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在青海高原的东部山区,勤劳、朴实的土族妇女世世代代传承着古老传统的民族刺绣艺术,她们的刺绣技艺精湛,做工精细,巧夺天工。

  2006年5月20日,土族盘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在青海省都兰县发掘的土族先祖吐谷浑墓葬中,就出土有类似盘绣的绣品,由此可知,4世纪左右盘绣工艺已经出现。 

  土族盘绣代表性传承人李发秀从多角度对土族盘绣进行了创新:在图案设计上,融入时代元素和标志性事件,为土族盘绣带来新鲜气息;在品类拓展上,以香包、荷包、挂件等实用性种类为主,同时将盘绣的底料由传统的黑棉布换成织锦缎,使盘绣更美观。

文化特征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盘绣是丝线绣,有红、黄、绿、蓝、桂红、紫、白等七色绣线,绣时一般七色俱全,配色协调,鲜艳夺目。盘绣的图案构思巧妙,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包括法轮(土语称为“扩日洛”)、太极图、五瓣梅、神仙魁子、云纹、菱形、雀儿头、富贵不断头、人物、佛像等几十种样式。土族盘绣针脚细腻、层次鲜明。

制作工序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盘绣用料考究,加工精细,以黑色纯棉布做底料,再选面料贴上。盘绣的针法十分独特,操针时同时配两根色彩相同的线,一作盘线,一作缝线。盘绣不用棚架,直接用双手操作,绣者左手拿布料,右手拿针,作盘线的那根线挂在右胸,作缝线的那根线穿在针眼上。上针盘,下针缝,一针二线,虽费工费料,但成品厚实华丽,经久耐用。

题材作品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盘绣在土族人的生活中处处可见,题材涉及头饰、衣领、腰带、枕巾、针扎以及荷包等,最常见的图案有八宝、彩云、太极图、富贵不断头、八瓣莲花等。主要作品有土族花袖衫(土族语称作“秀苏”)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着千年历史的土族盘绣一直传承至今,其文化与艺术的价值不可低估。土族盘绣色彩缤纷,图案逼真,在形、色、质、意等方面体现出本民族的审美态度和价值判断,为民族学、美学等的研究提供了鲜活的材料。 土族盘绣作品展现出了土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博大精美,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土族盘绣艺术是土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具有鲜明民族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承载着这个民族变迁史中太多的文化信息,是整个土族精神凝聚的物质象征。

  保护措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

  青海民族大学指导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成立了三个土族盘绣的乡镇企业合作社,帮助签订苏州著名品牌企业9万元盘绣订单,惠及当地300余名土族绣娘。 

  依托青海省内外高校,青海已举办唐卡、和日石刻、湟中银铜器、湟中堆绣、土族盘绣、河湟刺绣、果洛格萨尔手工艺等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群培训班16期,累计培训900余人次。

编辑策划:王江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