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返回频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歙砚制作技艺

歙砚制作技艺在汉、晋时期已问世,至唐代名声日盛。五代后,歙砚更为世所珍重。宋代歙砚发展很快,新中国成立后,歙砚生产一度得到发展,改革开放后,歙砚制作技艺得到迅猛发展。

图片来源:网络

  歙砚制作技艺,安徽省歙县、江西省婺源县地方传统手工制砚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歙砚制作技艺在汉、晋时期已问世,至唐代名声日盛。五代后,歙砚更为世所珍重。宋代歙砚发展很快,新中国成立后,歙砚生产一度得到发展,改革开放后,歙砚制作技艺得到迅猛发展。

  2006年5月20日,歙砚制作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74。2019年11月12日,歙砚制作技艺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历史渊源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歙砚始于唐代。据北宋唐积《歙州砚谱》载:婺源砚在“唐开元中,猎人叶氏逐兽至长城里,见叠石如城垒状,莹洁可爱,因携之归,刊出成砚,温润大过端溪。”自此以后,歙砚名闻天下。

  据史料记载,盛唐时歙砚已大盛。1976年合肥出土的唐开成五年箕形歙砚,石质细润,色泽清纯,是早期歙砚的珍贵遗存。在南唐时期,歙砚大受宠遇,中主李景精意翰墨,宝重歙石,专门在歙州设置了砚务,选砚工高手李少微为砚务官;后主李煜对歙砚极为推崇,把歙砚、澄心堂纸、李廷硅墨三者称为天下冠。 宋代,歙砚获得很大发展,歙石开采规模扩大,歙砚精品不断涌现,名色之多、质地之细、雕镂之工,为诸砚之冠。

  1953年歙县宋代窑藏出土17块歙砚,石质与造型各异,制作巧妙,展现了歙石精美绝伦的面貌。据砚谱记载,宋时歙石名目有眉子纹七种,外山罗纹13种,水玄金文厥状10种,各种纹色灿然烂漫,诚如宋代书法家蔡君漠所赞:“玉质纯苍理致精,锋芒都尽墨无声。相如闻道还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诗中将歙砚与卞和玉相媲美,认为歙石价值连城。元代以后,歙石开采时断时续,但成砚依然大量涌现,成为明清宫廷和士绅之家赏鉴流连的珍品。

发展状况

金星歙砚    图片来源:网络

  歙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其主要制作地和成名地在古徽州歙县,故称歙砚。江西省婺源县原属徽州,所产亦称歙砚。汉、晋时期已有歙砚问世,至唐代名声日盛。开元以后,龙尾砚石被发现,歙砚更为世所珍重。南唐后主李煜视歙砚为“天下冠”,在歙州设置了“砚务”,擢砚工李少微为“砚务官”,歙砚的身价从此扶摇直上。宋代歙砚发展很快,品种增多,精砚不断涌现,其名色之多、质地之细、雕镂之工,为诸砚之冠。从元末至清初未见有官方开采歙石的记载,歙砚制作只是维持残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胡灶苟带领助手前往婺源找到了歙石,并制作出一方金星砚,金星歙砚重新问世,新华社对此发布了消息。改革开放后,歙县和婺源县先后成立了歙砚厂、工艺厂、文房四宝公司等,从砚石开采、产品制作到装潢工种齐全,还挖掘了“豆斑”、“绿刷丝”、“歙红”、“紫云”等新品种。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后,歙砚进入全国制砚行业前列,并以优良品质荣获国家优质产品、出口创汇金奖和有关部门授予的“国之宝”证书。

工艺特征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选材

  歙砚的制作材料被称为歙石或歙砚石,一般需要5亿年至10亿年的地质变化才能形成,其中最适合制砚的是轻度千枚岩化的板岩。其主要矿物成分为绢云母、石英、黄铁矿、磁黄铁矿、褐铁矿、炭质等,粒度0.001毫米至0.005毫米,比重2.81至2.94,主要砚锋为片状。

  花纹

  歙砚石的花纹结构十分突出,分为鱼子纹、罗纹、金晕纹、眉纹、刷丝纹等类型。由于其矿物粒度细,微粒石英分布均匀,故有发墨益毫、滑不拒笔、涩不滞笔的效果,受到历代书法家的称赞。

  造型

  造型是砚的外部形式,是人工塑造砚的实用功能的外化、美化的形式。形式是多样的,概括起来,可分为几何形、仿物形、随形、自然形四大类,而在每一类形中又包含许多具体的形式。如几何形,就包含长方形、正方形、六边形、八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等等,其他类型也是如此。具体形式的名称是砚名的依据之一,不同的形式也就出现了不同的名称。如长方形般砚、荷叶形端砚、松鹤随形洗河砚、自然形红丝砚、八角形澄泥砚等。还有一些不明产地的砚石,往往以造型称之,如方形砚、圆形砚、箕形砚、龟形砚、琴形砚、瓜形砚、海天旭日随形砚等等。

工艺特点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歙石石质优良,莹润细密,有“坚、润、柔、健、细、腻、洁、美”八德。嫩而坚,砚材纹理细密,兼具坚、润之质,有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的特点,扣之有声,抚之若肤,磨之如锋,宜于发墨,长久使用,砚上残墨陈垢,入水一濯即莹洁,焕然如新。被誉为“石冠群山”、“砚国名珠”。

  歙砚的制作以雕刻艺术为中心,砚雕分徽、粤、苏三大流派,而歙砚所属的徽派素以精细见长,所雕瓜果、鱼龙、殿阁、人物,无不神态入微。歙砚的雕琢,有浓厚的地方风格。一般以浮雕浅刻为主,不采用立体的镂空雕,但由于受到砖雕的影响,之间也会出现深刀雕刻。歙砚利用深刀所琢的殿阁、人物等,手法比较细腻,层次分明,而砚池的开挖也能做到相互呼应,因而显得十分协调。

  宋代米芾之砚史里说:“歙石以罗纹无星者为上”。而清代唐秉钧之古砚考却说“以金星为贵”,传闻以北金星砚磨墨作书画,不易被虫蛀、发霉,可能因金星之色彩含硫磺的关系。其实,上等的砚石应有下列的特质:

  观砚:温润细腻,纹理清晰,完美无损,星晕明显。摸砚:如孩儿面,似美人肤,吹气盈珠。 扣砚:玉德金声,铿锵玲珑。 用砚:石滑不涩,发墨益毫,储墨不涸,久磨不损。

  除了石材本身之特质外,创意、工艺是制造一方好砚最重要的。石块的大小、色彩、纹饰都是天然的。创意者看到石块后便用他的感觉,因材施艺,才能善用天然的纹理色彩来表达心中的感情、意境,达成天人合一的效果。创意者和雕刻者的关系,便如电影中的导演和演员,互相沟通、研究,更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雕刻家,因现今著名的砚雕家,各擅所长,各领风骚。

工艺流程

歙砚制作工具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歙砚制作技艺有以下六大工序

  选石

  选石其实就是砚石的石质鉴定过程,采用“看、摸、敲、洗、磨、刻”等方法鉴定出石质优劣后,将符合制砚标准的优质砚石挑选出来。好的砚石应具有一定的体积,硬度、粒度适中,不能有石筋和隔。有的石料需要按照规格、工艺的要求进一步加工,锯成一定形状,经适当打磨后成为砚坯。

  设计

图片来源:网络

  设计是砚台制作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关键性工序,作品的成功与否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设计能力的高下。歙砚雕刻讲求因材施艺,天然造化,因此设计过程中要反复比较和观察石料的形状、质地、颜色与纹理,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选择最佳的雕刻主题,按砚坯形状大小、质地优劣、纹色变化等赋予不同图案,并将图描于砚还上(如胸有成竹,也可用铁笔直接在砚坯上勾画),以便循图雕刻。

  雕刻

图片来源:网络

  砚雕是一种艺术创作,与书法、绘画同理。砚雕的一般要求是:掩疵显美,不留刀痕。根据内容选择刀法,或奔放、刚劲,或细腻、含蓄,应刚柔相济,把握好轻、重、徐、疾等。工序分凿刻(打坯)和雕刻(出细)两步,先将水池、砚池、覆手凿成后,再用雕刀修饰。砚台的比例合理、主体突出、层次分明、线条流畅,有些砚还要刻上铭文和印章等。

  打磨

图片来源:网络

  砚刻完成后,砚面和图案须磨光,先用细油石将砚通磨一遍,再用细砂纸水磨至手触无铠为止。一件砚作能否平整匀顺、光洁透澈,关键在于打磨(磨光),一定要认真对待这项工作,不能有丝毫马虎。打磨不干净或打磨的方法不恰当,会使砚作受损,功亏一篑。

  上光养护

  一件砚作完成后,应当施以一层薄油养护。按照传统应选用核桃油为佳,欲砚一般不做封蜡处理。

  配制砚盒

  歙砚均须配砚盒,以保护图饰和铭文,防止尘埃入砚,且对砚起装饰作用。砚盒以各种材质的木料为主,还包括锦盒等,不宜采用比砚更硬的金属或其它材料制盒。除了配制砚盒外,还包括一些后期的包装工作等。

传承保护

松段砚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传承价值

  歙砚制作技艺是优秀的传统手工制砚工艺,在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中有很高的地位和价值,它承载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价值,传播瑰丽的民间艺术的价值,以及作为文房不可缺少必备用具的经济价值。

  保护措施

  2006年,以方见尘、凌红军、方叙彬等人为首的砚雕艺术界同仁组织成立了“歙县歙砚协会”,旨在推进歙砚制作技艺的继承、研究和发展,促进歙砚原产地的建设与保护,开发歙敏砚佳作精品,推广歙砚,使歙砚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和进一步繁茂。

  2008年7月,在歙县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歙县文化部门牵头成立了新安歙砚艺术博物馆。

  2012年起,歙县徽州府衙定期举办歙砚制作技艺大赛;发挥故宫博物院驻黄山市徽派传统工艺工作站平台作用,实现现代设计与徽州传统手工技艺的有机结合,为振兴徽派传统工艺添砖加瓦。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360百科

编辑策划:张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