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午,中国以一场盛大仪式,欢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说,“今天,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民族历史上,都是一个十分重大而庄严的日子。”亲历这一天,回望百年路,展望新征程,能够更深刻地领悟这个政党的初心与雄心,读懂这个日子的重大和庄严。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
习近平语重心长地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三个“不负”,这是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的要求,也是一份沉甸甸的嘱托。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是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
回望建党百年风云,青春是我们党与生俱来的优秀基因,青年是我们党干事创业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曾说,“我们党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凝聚着青年的热情和奉献”。
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旧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上海一栋石库门建筑里,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青年人踏上了建党求索之路,将民族复兴的责任担在自己肩上。
百年来,一批又一批中国青年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接续奋斗,为了建设他们理想中的美好中国甚至不惜献上年轻的生命。陈树湘、赵一曼、刘胡兰、江竹筠、邱少云、黄继光、雷锋……他们的青春和故事不断激励着后人;钱学森、邓稼先等一大批青年英才突破重重封锁从海外回国,成为建设新中国的栋梁。进入新时代,一批又一批中国青年与时代同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抗疫斗争,青年党员始终冲在一线,用青春的蓬勃力量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
正如习近平热情赞颂:“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集体致献词。新华社记者 翟健岚 摄
续写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精彩篇章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带领中国人民奏响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壮丽交响乐,中国青年运动是其中清脆而激越的青春乐章。革命年代,一批又一批胸怀理想的青年前赴后继,展现出可贵的牺牲精神,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中冲锋陷阵、抛洒热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广大青年积极响应参加祖国建设的号召,向困难进军、向荒原进军,展现出可贵的奉献精神,在党和国家建设的各条战线上忘我劳动、倾情付出。改革开放新时期,广大青年勇立时代潮头,展现出可贵的开拓精神,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敢闯敢干、创新创业。进入新时代,广大青年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科研攻关最前沿、抗疫斗争第一线、捍卫国防最前线、基层实践大舞台,展现出可贵的奋斗精神,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冲得出来、勇挑重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奋斗,始终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在不同阶段,广大青年把个人梦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壮阔进程之中,担负时代使命、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充分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的重要作用。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前进道路上也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风险考验,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鲁迅先生说,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必须牢牢把握时代主题,培养当代青年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动员广大青年焕发建功新时代、创造新业绩的自信豪情,激发广大青年的斗争精神,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勇争先、敢担当,努力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与广大人民群众一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是中国青年的使命担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习近平说过,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
在“七一”讲话中,习近平对青年强调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习近平对新时代青年发出的号召、寄予的厚望,正是新时代青年们的担当所在、使命所系。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世界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中国梦与世界梦息息相通,中华民族应该对人类社会作出更大贡献。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类关怀,发扬中华文化崇尚的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世界未来,青年担当,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担负着特殊的时代使命,理应胸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积极成为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全球经济的推动者、人类文明的传播者、科技革命的弄潮者、生态环境的守护者,为人类社会发展充分展示文明古国、泱泱大国青年的气度与格局、责任与担当。
心手相牵、同舟共济,做世界和平的维护者
携手合作力量大,互利共赢前景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人类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让世界更加和平安宁,让生活更加幸福美满,是人们的共同愿望。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多边主义、经济全球化遭遇挑战,全球治理面临复杂形势,大国关系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秩序处在关键路口,国际格局正在加速演变,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显得尤为重要。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需要和平、爱好和平,也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重申了“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不扩张、不谋求势力范围,不搞军备竞赛”的承诺,表达了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
历史赋予崇高使命,时代呼唤青年担当。维护世界和平稳定,青年要着眼于人类社会发展前景,牢固树立全球思维和世界眼光,大力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共建“一带一路”、正确义利观、新安全观、全球治理观、文明观等一系列重要理念,和世界各国青年一道积极参与维和事业、扶贫减负、救灾救助、卫生服务、环境保护等国际事务,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共同把人类赖以生存的星球建设的更好。
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做全球经济的推动者
开放带来进步,合作赢得未来。当今世界,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经济向何处去,人类如何选择?这是一个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命题。解答时代命题,世界瞩目中国,期待“中国方案”。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经过新中国70多年的接力奋斗,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高歌猛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实践,走出了一条充满活力生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占世界经济总量已经超过15%,连续多年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中国日益成为国际形势的“稳定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世界市场的“压舱石”。
经济向好,受益最大的是青年,影响最大的也是青年,起促进作用的更是青年。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共有12亿青年人,87%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青年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青年要积极投身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大潮,触摸经济的发展脉搏,感知经济的发展趋势,不断激发创业、创新、创富和创智的活力与动力,积极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高新技术,不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擦亮中国智造、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的闪亮名片,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增添动力,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经济全球化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交流互鉴、百花共赏,做人类文明的传播者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当今世界,文化发展更加多样化,不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升文化软实力确立为国家战略,争夺文化资源,抢占文化市场,升级文化竞争,重构文化版图,文化领域面临着不容忽视的严峻挑战。文化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中华文化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也是同其他文化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既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独特贡献。回望历史,张骞西行、鉴真东渡、玄奘取经、郑和远航等等,都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事例。文化如水,润物无声。
传承弘扬人类文明,青年要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用平等、尊重、爱心来看待这个世界,用欣赏、包容、互鉴的态度来看待世界上的不同文明,要充分利用海外求学、出境旅游、文化交流、经贸往来、就业发展等机会,积极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与交流,把跨越时空、跨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进一步丰富人类文明色彩,让世界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
革故鼎新、开拓共进,做科技革命的弄潮者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强大动力。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当前,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日新月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正改变着中国,也重塑着世界。在全球创新形态和国际竞争格局的深刻变化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青年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源动力。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总干事金丽莎强调,“要在2030年前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我们需要更多地信任、依靠年轻一代,只有越来越多拥有创新思维的年轻人开始真正关注、参与到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工作中,我们全人类的共同事业才可能获得成功。”数据表明,全球70%以上的重大创新都是35岁以下年轻人完成的。青年人才在科技创新中优势明显、潜力无限。融入世界科技革命,青年要不断提升创新意识,聚焦国家需求,对标国际一流,秉持科学精神、瞄准科技前沿、勇攀科技高峰,扩大多种形式的国际和地区科技交流合作,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探索前沿技术、核心技术、颠覆性技术,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抢占国际创新制高点,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努力实现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以最新的科技创新成果开创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
万物相连、和谐共生,做生态环境的守护者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文明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传统工业化迅速发展,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原有的循环和平衡,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保护生态环境开始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责任。
恩格斯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已经发生的全球性新型冠状肺炎、澳大利亚森林大火、东非蝗虫灾害蔓延、土耳其暴雪袭击、菲律宾火山爆发、土耳其和古巴接连地震等,在一定程度上,都是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保护自然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维护生态平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主张加快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青年要自觉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取向,不断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积极倡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培育和践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多谋打基础、利长远的善事,多干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的实事,多做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好事,让世界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智慧。
“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是中国青年的奋斗动力。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习近平一直非常关心广大青年的成长成才,对青年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谈理想信念,习近平勉励他们“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
谈道德修养,习近平要求他们“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加强道德修养,明辨是非曲直,增强自我定力,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谈干事创业,习近平启发他们“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
谈自身进步,习近平鼓励他们“增强学习紧迫感,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人文素养,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
谆谆话语,殷殷嘱托,给广大青年成长成才、奋斗奋进指明方向、注入力量。
图片来源:网络
用青春奋斗托起中国未来
五四风雷,激荡百年。五四精神,薪火相传。
一百多年前,中国的青年们为救亡图存奔走呐喊,爱国的激情似火种照亮晦暗的天空;七十多年前,新中国刚刚诞生,年轻的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今天,在一代代开创者和建设者的努力下,我们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将满怀光荣与梦想,肩负使命和责任,矢志前行!
“现在这一代年轻人,也在变化之中,他们的心态、思想也在改变。”“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的深情话语,饱含着对青年一代的充分肯定与殷切期望。
中国青年,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缩影。年轻的科研人员发挥聪明才智,让“中国浪潮”更澎湃;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肯学肯干肯钻研,力做“大国工匠”“新型农民”……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上,青年都是祖国繁荣、社会进步的一份力量。
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如今的青年一代,生活优渥,即便是这样,很多青年愿意走出“舒适圈”,去最艰苦的地方,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青年们“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的背后,接续的仍然是一百多年前的五四基因。
爱国是当代青年逐梦的不竭动力,求真务实则是当代青年逐梦的实践路径。消防员、民间“河长”、人民警察、进城务工人员……年轻的“90后”和“00后”,在最平凡的基层岗位踏实奋斗,成为社会中坚力量。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超过1.2万名是90后、00后。在更广袤的中华大地之上,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志愿者以及各种抗疫一线的工作者中,中国青年始终奔走在最前方。
岁月在更迭,青年会老去,但青春的集结号经久不息,嘹亮而清澈。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开好局,起好步,尤需广大青年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脚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今天的青年,同样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不负韶华、锤炼初心、砥砺前行,我们才能走好新征程,开创新未来。
五四精魂不老,中国风华正茂。历经一代代人传承、发扬与积淀,五四精神成为百年来中国青年与国家前途命运同频共振的鲜明标识,成为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青春力量的不竭动力。用青春奋斗托起中国未来,中国青年一定能接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棒,谱写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精彩篇章。
综合自新华社、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等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