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15日电 (记者 李金磊)中国经济开局怎么样?企稳回升。
3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2月份国民经济数据。数据显示,生产需求明显改善,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市场预期加快好转,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专家表示,从今年开年以来一系列经济状况的指标来看,对于经济增长目标的达成有比较充分的信心。
消费由降转增
2023年,扩大内需是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根据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从消费端来看,市场销售由降转增,基本生活类和升级类消费增长较快。数据显示,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067亿元,同比增长3.5%,2022年12月份为下降1.8%;两年平均增长5.1%。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目前总的来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相对去年会有明显改善和提升。对于消费的抑制性因素在逐步消除,随着就业逐步恢复,居民收入的增长,消费对整个经济拉动会明显改善。
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对中新财经表示,总的来看,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到新的阶段,消费环境、消费秩序改善和居民消费能力、消费意愿增强,相信今年的消费恢复会有较好势头。
物价温和上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物价调控预期目标是: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从前两月来看,物价涨幅处于预期目标之内。
数据显示,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分月看,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环比上涨0.8%;2月份同比上涨1.0%,环比下降0.5%。
付凌晖表示,这个水平和世界主要经济体相比,中国价格稳定和国际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美国和欧元区,通胀水平都还在6%以上的水平。中国的价格保持了总体稳定。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预计未来几个月CPI同比涨幅大概率会保持在1%-2%的区间,年内不太可能突破政府工作报告中3%左右的通胀控制目标。
付凌晖判断,全年粮食产量已经连续八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库存比较充裕。目前猪肉产能处于合理水平,不具备大幅上涨条件。在保供稳价各项政策措施的作用下,虽然价格有一定压力,但还是能实现全年控制在3%左右的预期目标。
企业预期改善
从先行指标来看,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2.6%、56.3%和56.4%,高于上月2.5、1.9和3.5个百分点,三大指数均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
“去年,由于受外部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制造业企业预期一直有所波动,去年四季度连续3个月低于临界点以下。从今年的情况看,随着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国内稳经济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企业预期改善。” 付凌晖说。
付凌晖表示,2月份制造业PMI中小型企业制造业PMI已经回升到临界点以上,去年很长时间处于临界点以下。这些情况都表明企业活力、市场活力逐步增强,目前市场中的个体工商户、小型企业的活力和预期都在改善。
有信心实现目标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5%左右。从1-2月份的经济表现来看,全年目标能否实现?
“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符合发展实际和需要。”付凌晖指出,总的看,今年实现5%左右的预期目标有压力、有挑战,但是也要看到,我们有条件、有基础、更有信心实现增长目标。
他表示,今年疫情对生产需求的抑制性作用有较大幅度消除,有利于释放经济增长潜力。扩大内需方面,政策会持续加力。各部门已经在筹划今年扩大需求方面相关政策,会对实现全年目标起到促进作用。(完)
来源:中新网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