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丰富多彩多姿,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并带有各个浓郁的民族特色,蕴含了传统文化的精髓。
跨越山海,不忘归家。春节也象征了团圆、兴旺,和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海峡两岸同胞对于团圆的期盼和对归根的向往更是一脉相承的。
台青廖家兴
在陆台青廖家兴向我们分享了他的春节记忆——
回想自己小时候在眷村成长的童年记忆,其实眷村就是一个大家庭,一个充满很多家国情怀与乡愁故事的地方,也是我接受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启蒙之地。眷村拥有很多来自祖国大陆各地的人文、文化习俗,以及不同的方言等等。
在眷村过春节,每一家都有不同的方式,有的是大家族,很多家人从外地回来聚在一起祭祖、过春节,有些家庭还会用毛笔字写很多春联,然后送给各家各户,那个时候很多孩子还特别喜欢到户外广场的戏台看歌仔戏表演,非常热闹。
以我们家为例。我是客家人,祖籍地是江西赣州,我们客家人有在除夕祭祖的习俗,客家话叫“敬祖公”,台湾也有,春节前回到祠堂祭祖,这个习俗从大陆流传过来一直承袭至今。
每次祭祖爷爷就会跟我们分享到“老家”祭祖是多么热闹多么有人气的,爷爷口中指的“老家”正是江西赣州,老家祭祖之所以热热闹闹是因为他们村的所有人都会在三大节,不约而同地一起到“宗祠”祭祖。回想爷爷还说过,到宗祠的路不长不远,但是路崎岖难走,但依然挡不住我们对亲人的思念,每每说到这里,爷爷还是会哽咽地想起远在大陆的亲人们。爷爷经常跟我说,长大之后一定要对长辈孝顺,记得父母对你的好,这句话我到现在还深深记在心里。
岛内百货商场陆续推出一系列新春活动,处处可见的中华传统文化习俗。图片来源:台湾《中国时报》
其实,我小时候每次遇上祭祖都很高兴,因为可以吃到很多平日不怎么吃到的美食。祭祖当天,我们是早上跟着阿嬷到菜市场买菜,买一些肉与蔬菜,肉的部分我们会买鸡、猪、鱼,蔬菜买的少,多半是餐桌上的点缀,主要还是肉菜多。中午吃完午餐后小小休息一下,然后下午到3:00前都是备料洗菜,下午3:00开始正是祭拜祖先到下午6:00左右,然后我们有个仪式叫做“掷杯”,就是把两个半月形的东西,丢到地上,如果是一面朝上一面朝下,那就是祖先回家了,如果是两面朝同个方向,说明祖先没有回家吃饭,同样概念,如何认定祖先吃饱了,通常我们会是4:00开始吃,5:00掷杯询问,与常人一样一个小时吃饭这样。祭祖桌上我们会摆放三杯白酒与三柱香,代表祭天、地、祖先,表达我们的心愿,像祭祖的时候我们会先拜天、拜神明,拜祖先这样的顺序,同时也祈福来年更好。祭祖桌的菜与摆放位置我们也有讲究,肉的大菜朝祖先牌位,也就是内,汤放中间,蔬菜放两旁,碗筷也是放三副,这就是我们祭祖时的布置与安排。以上是如果在家乡,我们会在宗祠举办祭祖,如果是在远地的家人无法来,我们会在自己家里增设祭祖厅,然后在家祭祖,把家族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台青廖家兴分享微视频打造1P乡村振兴助农直播时的画面。图片/台青廖家兴提供
两岸同根同源,在祭祖方面,我觉得带给人们的是一种“习俗”,也是一种“习惯”,是对祖先们的“尊敬”,也是对已逝的人一种“思念”,更是一个家族对家风的传承。我想这就是祭祖的意义,要让我们记着亲人,他们曾经在我们生命之中,他们的精神也依然存在我们心中。
祭祖、贴春联、年夜饭……两岸有相同的风俗习惯,有共同的文化信仰,两岸同胞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两岸青年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也是两岸关系的未来和希望。(完)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