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君武是民国时代的大才子之一。他本是留洋的工学博士,却能写一手漂亮的诗歌,是南社的重要诗人。他精通英、日、德、法等国文字,一生译著甚丰,所涉领域十分广泛。他在中国公学时的学生朱经武曾说:“凡是校内功课,没有一门他不能教的。”
世上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有才,为人却遭人非议,然而,马君武不同,他的德性足以与其才学相匹配。
马君武做广西大学校长时,广西军阀白崇禧搞“三自”(自卫、自治、自给)、“三寓”(寓兵于团、寓将于学、寓征于募)。某次,白崇禧又在大会上吹嘘自己的这一套,马君武看不惯,当即反唇相讥:“广西无棉花,靠什么织布,没有布,拿什么自给?”白崇禧对他恨之入骨,立即实施报复。他先是对广西大学的学生组织突击考试,想以政绩不佳为借口,将马君武赶下台,没想到马君武办校有方,学生们成绩不错。一计未成,白崇禧决定改组学校,由省府主席兼任校长,马君武是个对官位不那么在乎的人,他只要求担任理工学院院长,以施展自己的抱负,白崇禧仍不同意,马君武掉转身子就离开了广西。直到三年后的1939年,广西大学改为国立,蒋介石任命马君武为广西大学校长,他才得以重掌故校。
马君武生活极其俭朴。他平时总是穿着蓝布衣布鞋,有些衣服还打着补丁。吃得也很节省,一般都是一荦一素,一条小小的鱼也要分两天吃。做省长时,接待法国领事,只上一杯清茶,连香烟也不备。六十大寿,广西大学不少同事、学生亲往祝寿,可马君武根本没设酒席,中午只是招待了每人一碗面。在北京任司法总长时,住的是养蜂街道一座小小的四合院,这座房子离司法部很远,极其矮小,家中陈设也非常简单。有人劝他改善一下,他坚决不同意。
民国时代,军阀混战,官员贪污受贿是家常便饭。有的权势人物光是老婆就娶了40个,靠他吃饭的多达数百人,其收入来自何处可想而知。马君武虽然多次身居管钱管粮的位置,却以清廉出名。1934年访欧,马君武向德国商行订购一批贵重教学仪器,代理人李某问他想要多少回扣,马君武立即拉长了脸,他要求商家将回扣款纳入货款,多买了几件仪器。他做校长时只给自己定了两百元月薪,是所有教授里最低的。将自己工资定得很低还不算,连同校工作的儿子也受牵连。一样资历,别人工资160元,他的儿子只有120元。儿子大怒,找他理论,马君武说:广西罗致人才不易,应优惠外省人才。1940年,马君武因病逝世,遗产居然只有六千港币。
马君武是一个真诚的爱国者。“九· 一八”事变时,东北军放弃抵抗,日本军队轻而易举地占领了东北全境。闻知这个消息,马君武悲愤难忍,他在1931年11月20日《时事新报》发表了《哀沈阳》两首诗。诗不长,抄录如后。其一:“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最当行;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其二:“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弦管又相催,沈阳已陷休回顾,更抱佳人舞几回。”这两诗所述本事与客观事实有些出入。张学良虽然从小认识朱五(朱湄筠),但两人从无亲密关系;沈阳事件发生的时候,胡蝶还跟明星公司摄影队一起逗留在天津,没有踏入北平一步,说张学良事变那晚与两人共舞并不真实。然而,马君武弥漫于诗中的爱国激情却是不能否定的,也是它在当时广为流传的原因。
一个人的性情、操守,往往与其个人的生活经历有着极大的关系,马君武也不例外。1881年,他出生于广西一个小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在县衙做幕宾,生活虽然清苦,倒也较为安宁。不料,九岁时父亲去世,一家五口全赖母亲帮缝纫店绞边、为鞭炮店插引子过活,其困苦可想而知。如果不是亲戚伸出援手,他根本不会有读书的机会。经历过这样的苦难,马君武变得格外节俭、克己,为人处事也少有大户子弟的那种圆滑与世故。
马君武很早就参加了中国的民主革命。1903年,他考入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工艺化学系,不久即参加留日学生反清运动。1905年7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召开中国同盟会筹委会,马君武与黄兴、陈天华等人共同起草同盟会章程,并于8月成为同盟会的第一批会员,被选为同盟会书记部书记长兼广西支部长,还担任《民报》主笔。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马君武出任《民立报》主笔,呼吁革命。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成立,马君武参与推选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与别人一起起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后来,窃取元首高位的袁世凯背叛革命,他毫不犹豫地跟随孙中山南下护法,出任中华民国护法军政府交通部长、非常大总统府秘书长,1921年又任广西省长。1922年辞去政职,专注于高等教育事业,相继担任上海大夏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广西大学、中国公学校长。1937年抗战爆发,马君武兼任中国国防最高会议参议及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因为经历过创业的艰难,马君武自然珍惜自己的每一个职务,总想对国家少取多予。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