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作大会主题报告——《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周恩来在报告中以较大篇幅详尽地谈论了中国的科学研究问题。在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中,周恩来比任何人都更为密切地关注着外部世界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他也清楚地看到,中国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仍然很落后。世界上已经取得的很多科学的最新成就,中国还没有掌握和利用;中国在建设中遇到的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不能独立解决,还离不开苏联专家的帮助;甚至国内现有的技术力量,也还没有完全有效地利用。
同时,周恩来在报告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影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两种倾向:一是缺乏民族自信心的依赖思想;二是在理论工作和技术工作之间,在长远需要和目前需要之间,没有形成正确的分工和合作,以致在力量的分配上不能保持适当的比例。
尽管周恩来指出了纠正这两种倾向的方法,但是在此后的20年间,这两种倾向总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以不同的方式干扰、影响着中国科学技术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周恩来为了排除这两种倾向的干扰,殚精竭虑,耗尽了毕生的心血,最终取得了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尖端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
5月26日,周恩来出席中央军委会议,代表中共中央宣布发展中国导弹武器的决定,要集中仅有的技术力量用于火箭、导弹的研究和制造。同时,他责成航空工业委员会负责组织导弹管理机构和研究机构。几个月后,国防部五局和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任新民、屠守锷等,都是在这个时候进入国防部五院的。
1959年6月,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政府走出了撕毁帮助中国发展原子弹协定的第一步——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教学模型和技术资料。
早在中苏关系恶化初露端倪的时候,周恩来就未雨绸缪,对负责原子能工业的二机部领导宋任穷等人说:“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八年时间搞出原子弹。”1960年7月,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单方面撕毁关于援助中国建设原子能工业的协定和合同。一个月后,苏联专家不仅全部撤走,还带走了重要图纸资料,中止了对中国原子能研究所需设备和材料的供应。
此时,由于“大跃进”运动的重大失误,国民经济遇到严重困难。中国的原子弹搞还是不搞,需要领导层从速作出决断。面对“下马”的呼声,周恩来提出:要集中力量,突破国防尖端技术,争取用3年到5年过关。当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的时候,原子弹属不属于调整之列,一些人拿不准。周恩来明确表示:“其他方面压缩不够,要再压缩,但是尖端要有。有了导弹、核武器,才能防止使用导弹、核武器。”
为了加快原子能工业的发展,中央决定成立中央专门委员会,由周恩来任主任,领导中国的原子能事业。在周恩来的领导下,中国于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此后,中央专委在周恩来领导下,承担起了领导“两弹一星”、核潜艇和载人航天工程的重任。
在中国的原子弹、氢弹相继爆炸成功,并与导弹结合,实现了武器化后,周恩来不失时机地着手进行核电站的建设。在一次中央专门委员会会议上,周恩来指出:“二机部不能只是‘爆炸部’,除了搞核弹外,还要搞核电站。”中国发展核电站的方针是安全、适用、经济、自力更生。此后,周恩来多次召开专委会研究核电站的设计、施工问题,对核电站的建设提出了许多富有前瞻性的意见。
在人造卫星发展方面,周恩来也是这样。当“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后,中国发射的第二颗人造卫星就是一颗科学试验卫星,周恩来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回顾中国尖端技术发展的历程,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持续发展不间隔,一环紧扣一环,一个成就接着一个成就,在时间上续接紧凑,在专业上彼此照顾,绝无等米下锅或因为技术上的参差不齐而影响整个项目进展以及走弯路的情况出现。中国的尖端技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全面的、巨大的成就,完全有赖于周恩来这位杰出的计划者、设计者和组织者。
周恩来历来主张“全面规划,分清缓急本末”,一切工作都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反对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碰到什么问题,临时抱佛脚的无所用心的懒汉做法。
正是由于周恩来提出了“全面规划,分清缓急本末”的指导思想,中国的尖端技术虽然涉及面广,门类复杂,但仍然能够有条不紊地顺利发展。在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仅仅用两年多的时间就成功爆炸氢弹;在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仅仅11个月后,就能成功地发射科学试验卫星,后续的各种军用、民用的卫星也都依次整装待发。
“九一三”事件之后,特别是周恩来生病住院乃至逝世之后,他呕心沥血建立起来的科研秩序被打乱,科研规划和计划被迫中断,许多原定20世纪70年代可以完成的任务,如洲际导弹、导航卫星(即“北斗”导航系统的前身)、载人航天工程等都不得不推迟到20世纪80年代甚至更晚的年代才得以完成。
今天,中国的尖端科学技术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我们深切缅怀周恩来为中国的科技现代化作出的丰功伟绩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他曾经说过的话:“我们必须赶上这个世界先进水平。我们要记着,当我们向前赶的时候,别人也在继续迅速地前进。因此我们必须在这个方面付出最紧张的劳动。”(2013年第10期《党史博览》罗小明)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