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革命历史题材话剧《延水谣》:聆听延河的旋律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军史钩沉      2024-05-29 08:47:42

聆听延河的旋律

——评革命历史题材话剧《延水谣》

■刘绍颖

西安话剧院创排的话剧《延水谣》,以抗战时期的延安为背景,讲述了全国各地文艺青年奔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求学、创作、接受战火淬炼,最终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引下,实现文艺创作观念转变和精神境界提升的故事。作品再现了延安时期火热的文艺氛围和战斗图景,刻画出那个时代青年知识分子的昂扬精神风貌。

“看见了,真的是宝塔!逸萍,你快来看啊,我们到了,终于到延安了!”几位来自祖国各地的进步青年,一同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他们激动地捧起陕北的黄土,一句句深情的呼唤,把观众引入话剧《延水谣》构设的情境之中。

话剧《延水谣》采用多线条叙事和由点及面的表现手法,讲述了三组典型人物的成长过程。剧情将“鲁艺家”成长的起点,设置在一场艺术沙龙中,展现文艺观念的冲突。剧作设置了鲁艺学员针对《秋夜》和《前沿》两个剧本展开激烈辩论的情节。来自都市的林逸萍、竺之奇,倾心于《秋夜》表现的青年知识分子的精神苦闷,而来自苏区的李三妹和出身社会底层的许翼飞,则更加赞赏《前沿》展现的火热战斗生活。这场辩论以丰富的细节、激烈的言辞,以及两类学员之间文艺观念的不同,反映出沉浸在“个人小小的悲欢”与“担当时代救亡图存重任”两种创作理念之间的巨大差异。井冈山热土孕育和启蒙了李三妹对文艺的赤诚,《前沿》是中央苏区工农剧社队员们边演边改的成果;饱含着“山顶上”满腔的热情、对军民一心朴素的追求——鼓舞军民抗战斗志。舞台搭在前线的实践,使李三妹从开始接触文艺便产生了一种理念直觉——文艺与革命、文艺与人民之间是高度关联的。然而,周围有人对这种“业余演出”的质疑,让她又不能理直气壮地正视自己的直观认识。

《秋夜》如约上演了。然而这部所谓“专业的、艺术性强的”作品并没有收到群众的热烈反响。不只是话剧《秋夜》的表演,还有《茶花女》的独奏,《天使》的合唱……这些“精心”准备的演出,反倒让现场官兵忍不住抱怨“乱弹琴”,老百姓宁可去听民间艺人的演唱。剧作以强烈对比,突显出鲁艺学员之中存在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文艺风格之争,以及文艺工作者与老百姓“看得懂”与“看不懂”的效果之争。究其根本,在于是否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问题。

1938年4月10日,毛泽东出席鲁迅艺术学院成立大会并讲话。他说:“在十年内战时期,革命的文艺可以分为‘亭子间’和‘山上’两种方式。亭子间的人弄出来的东西有时不大好吃,山顶上的人弄出来的东西有时不大好看。既然是艺术,就要又好看又好吃,不切实、不好吃是不好的,这不是功利主义而是现实主义。抗日战争使这两部分人汇合了,彼此都应当去掉自大主义。要在民族解放的大时代去发展广大的艺术运动,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指导下,实现文学艺术在今天中国的使命和作用。”

“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1942年在延安召开的文艺座谈会给出了答案: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话剧《延水谣》艺术呈现了延安时期鲁艺学员、文艺工作者的观点立场的转变,直观表达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当时文艺界的重大意义及深远影响。

《延水谣》是一次红色精神文化的重唱,也是对延安文艺精神的回眸和咏叹。“经过硝烟洗礼的作品才能让刺刀跳舞,得到群众认可的作品才能广为传唱。”于是,滔滔延河边,女娃娃们哼唱起了“延水浊,延水清”依依送别;巍巍宝塔下,后生们吼起了“拿起枪杆上火线”奔赴战场。剧作演绎了在抗日救亡的大背景下,在延安这片红色热土展演的昂扬精神文化风貌。

在话剧《延水谣》中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创作问题——如何将英雄主义精神铺陈在人物悲壮命运之下,使其成为革命者奋斗的底色。范团长和战士陈大川身上的“悲壮与崇高”就在于此。剧中塑造的范团长,以不拘小节的风趣个性和冲锋在前的英雄气概,展现出生动的革命军人形象。同时,铺陈在硝烟战火背景之下的爱情,更显得分外动人。范团长拿着弹壳制作的“笔”作为与文慧心爱情见证的动人场景,为其牺牲积蓄了厚重的悲壮力量。

战士陈大川是剧中一个普通角色,但作品对这个人物的塑造很是出彩。起初,他对鲁艺青年的部分行为心有怨言,甚至直接把马鞭摔到地上表达自己的不满。然而,当炮火袭来,他却毫不犹豫地为掩护鲁艺学员而牺牲。舞台灯光聚焦在他倒下的身影,营造出富有象征意义的景观——战士的生命之火燃烧殆尽,血色中显现的崇高精神,震撼了年轻的鲁艺学员。他们化悲愤为力量,为牺牲的战士高唱起《在太行山上》:“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铜壁铁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气焰千万丈!”

音乐在戏剧作品中承担着主题的、情节的、性格的、情绪的、气氛的、节奏的、风格的、时代民族地域、时空变换、形式结构等各种表现任务。《延水谣》将延安时期文艺工作者创作的经典音乐作品,如《二月里来》《南泥湾》《保卫黄河》等融入其中,使其所要表达的人物精神面貌得到强化。

作品中,陈大川的牺牲也推动了鲁艺学员思想的转变,使他们深刻地认识到英雄形象不是空想出来的,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发现现实中的英雄。经此,原本推崇《秋夜》这样孤芳自赏作品的林逸萍,开始发自内心地想要书写普通的战士了。在抗日革命根据地的熔炉里,鲁艺学员们在锻炼中成长。他们绝大部分人经受了斗争的洗礼和战火的考验,最后坚定选择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前进方向,深入生活,与民众相结合,创作出一系列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

《延水谣》成功地塑造了鲁艺学员在经受血与火的洗礼和生死考验之后,深刻认识到“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故事。在满怀革命激情的战斗岁月中,“鲁艺家”在延安文艺精神的感召下,在为抗日将士和乡亲们演出与艺术实践中,创作出众多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经典作品。话剧《延水谣》对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前后延安的社会历史状况、面临的战争形势、鲁艺的教学情况、人员构成、学员思想状况等,都做了合乎历史现实的表达。作品以艺术方式带领观众回望光辉革命历史,领会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深刻内涵,也为观众呈现了“鲁艺学员”在成长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鲁艺家”过程中经受的精神淬炼。


作者:刘绍颖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