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美谋“独”?赖清德强硬两岸路线背后美国因素

柳金财

柳金财,台湾佛光大学公共事务学系助理教授。

台岛夜话

作者 柳金财(台湾佛光大学公共事务学系副教授暨澄正书院主任)

赖清德“520讲话”被界定为“新两国论”,即使没有明确“台独”字眼,已被定性为“台独工作者”。

赖清德两岸路线,既无像“李登辉路线”提倡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中国人及追求国家统一目标。同时,也无像陈水扁及蔡英文至少提到两岸在民族文化及历史渊源。无论是大陆或不少台湾社会各界观点,皆批判赖清德悖离传统中华文化发扬、中华民族复兴,造成两岸关系更是雪上加霜及恶性循环。赖倡议具强硬两岸路线,恐有美国因素运作。

第一种观点是认为赖清德不受美国控制,表现强硬决策主导性格。有的学者指出,美国认为中美战略竞争趋缓,中国与美国关系现阶段双方关系和缓,加上俄乌战争及以哈冲突,美国在全球事务治理需要仰赖中国大陆协助,在俄乌战争中保持中立;及在以哈冲突中通过中国制约伊朗可能参战行为,此着眼中国在中东国家影响力,尤其近来调和伊朗与沙特阿拉伯关系和缓及建交。

因此,美国不希望台海议题出现逆转,徒增美国在全球战略困境,美国国力无法同时支撑协助第三场战争,即使中国经济力及军事力名列全球第二。此论点认为赖清德所谓“就职演说”内容并未完全知会美国。赖清德提出“新两国论”挑衅大陆,已与陈水扁一样成为美国眼中的“麻烦制造者”。但此论点,现在要看美国后续反应,然截至目前并未有美官方批判之声。

第二种观点则是认为,美国支持赖清德采取强硬两岸路线,藉此敲打中俄发表共同声明后的关系勿过于密切。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John Blinken)肯定及表示持续与赖清德当局合作,美国应事先已知悉赖清德演说内容。是故,尽管赖有偏执执着理念及政治性格,但若无美国默许或支持,即使其具理念型“台独”,也不敢采取强硬躁进挑衅两岸路线。

虽然诸多台湾学者观点认为赖清德政治性格极为强硬,才会有这种两岸政策暴冲,但若美国不放任,不至于超过胜选演说这么多。更何况台当局副领导人萧美琴与美国关系密切及延任用蔡英文时期的安全情报团队,尤其是美国在台协会(AIT)主席罗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在选战过程及选后已多次窜台面见蔡英文及赖清德,美国应知赖清德演说内容,否则就会形成难以预测蔡赖当局是否两岸路线具有一致性及可预测性。因而,赖清德强硬两岸路线应是美国默许或支持政治结果。

赖清德强硬两岸路线,产生仰赖于对美国两岸政策及“印太战略”对中国大陆遏制作用。无疑的,美国藉此强化所谓“全球民主联盟”及“印太战略”对中国大陆围堵。若是美国希望赖清德以这样强硬路线刺激挑衅大陆,那中美战略竞争趋缓的说法仅只是短暂,中美关系具有周期性波动,既竞争又合作,美国时而“拉台”时而“抑台”。

从美国政府官员及主流媒体对赖清德“520讲话”评价可知,美国似乎不担心或没有评估到,支持赖清德强硬路线可能导致台海议题及连带中美冲突升高。这是属于美国对中国长期发展遏制战略,及“印太战略”所欲达成目标,美国试图以“台湾牌”遏制中国大陆发展动能,削弱中国挑战美国全球霸权及超级强国之综合国力。

美国为何支持赖清德采取强硬路线,具有服务于国内政治需求,来自前总统特朗普(Donald John Trump)正以“王子复仇记”姿态来势汹汹,冲击拜登(Joe Biden)总统连任选情。特朗普在其任内与拜登竞选过程中,曾一再质疑拜登一旦选上总统,美国对华立场将会趋于软弱。

故拜登政府或可藉由操作或放纵、默许赖清德,挑起两岸纷争及路线冲突,通过“以台制华”,从而实施“以中制俄”。尽管美国表示不会支持“台独”,但会操作台湾议题从国际化到全球化,对中国大陆予取予求;以激化两岸处于高度冲突边缘。这利于拉抬拜登选情,避免受到来自特朗普攻击其对华政策过于软弱。

美国支持赖清德强硬路线,将导致中国对美国极易建立起来的些微战略互信,变成战略互疑、猜忌更深,而台湾作为棋子角色更为明显,风险也更为极大。随着中美战略竞争加剧,若特朗普上台后尽速结束俄乌战争,转移“以乌制俄”策略;改采“以台制华”,也会进一步把台湾地区当作遏制中国大陆发展的筹码,及与中国大陆进行政治交易的筹码。

未来,中美关系信任度可能进一步下降及恶化。“美台关系”看来非常紧密, 助长“倚美论”及“倚美谋独”及“以武拒统”的声势。美国试图将台湾问题国际化策略,台湾地区成为美国“印太战略”围堵中国大陆角色,未来中美关系围绕在台湾问题纷争斗争恐将更加严厉,大陆对台政策应会有加强反“台独”及反干涉力度之运用。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邱梦颖

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