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新中国经济75年 | 大国工程(二)东数西算 —— 加速织就全国一体化算力网

华夏经纬网 > 新闻 > 热点聚焦      2024-06-12 16:43:00

新中国经济75年

【导语】新中国成立75年来,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载人航天、南水北调、东数西算……在中国经济地理版图上,一大批惠及当下、着眼未来的大国工程相继问世,汇聚成一幅波澜壮阔的新时代画卷。一个个大国工程展现时代风范,筑牢未来发展基石,托举起亿万人民迈向美好生活的中国梦,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开路先锋。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生产力,算力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东数西算”就是在数字新基建的大背景下,我国启动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国家工程,既可以充分发挥西部区域气候、能源、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又能助力我国数据中心实现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将为建设数字中国、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2年5月24日拍摄的贵安新区华为云数据中心(道路右侧)和腾讯贵安七星数据中心(道路左侧)(无人机照片)。(图源:新华社)

2022年5月24日拍摄的贵安新区华为云数据中心(道路右侧)和腾讯贵安七星数据中心(道路左侧)(无人机照片)。(图源:新华社)


“东数西算”从蓝图变成现实

“东数西算”这一概念萌芽于2016年——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

2021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布局全国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加快实施“东数西算”工程。这标志着“东数西算”这一堪比“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国家战略工程正式提上议事日程。

2022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东数西算”工程在全国布局了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图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东数西算”工程在全国布局了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图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从概念上看,“数”为数据,“算”指算力,也就是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东数西算”则是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简单地说,就是让西部的算力资源更充分地支撑东部数据的运算,更好为数字化发展赋能。

为什么要实施“东数西算”工程?与我国具体国情密切相关。我国数据中心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由于土地、能源等资源日趋紧张,在东部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以为继。而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充裕,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为此,要充分发挥我国体制机制优势,从全国角度一体化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但从总体布局思路来看,受限于网络长距离传输造成的时延,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等因素影响,西部数据中心并不能满足所有算力需求。因此,一些对网络要求较高的业务,仍可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东部枢纽布局,但枢纽内部要重点推动数据中心从一线城市向周边转移,确保算力部署与土地、用能、水、电等资源的协调可持续。


“东数”实现“西算”要迈几道坎

2021年5月24日,工作人员在位于贵州贵安新区的中国移动贵州数据中心机房内巡检。(图源:新华社)

2021年5月24日,工作人员在位于贵州贵安新区的中国移动贵州数据中心机房内巡检。(图源:新华社)

我国实施“东数西算”工程,目的在于实现东西算力的均衡布局,优化算力成本,推动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业界把“东数西算”比作“南水北调”“西电东送”,正是因为其本质都是要发挥我国体制机制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使用效率,下好全国“一盘棋”。

听起来很美好,但实践起来却有诸多困难。比如,当前适合转移到西部的数据一般是对时延要求不高的“冷数据”,如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数据,而对网络时延要求较高的“热数据”,如人工智能、视频会议等数据,还得留在东部做计算分析。如果非要把一些东部地区的“热数据”传到西部去处理,稍有延迟都会影响用户体验,应用并不现实。可问题也在于此,常用、需要复杂处理的“热数据”无法“西算”,能拿到西部的“冷数据”往往只是存在那里。如此,“东数西算”变成了“东数西存”,失去了应有之义。

“东数”想要“西算”,就要解决数据的“通勤速度”和“居住环境”。有网友打了个比方,这就像在北京国贸、上海陆家嘴工作,却住在河北香河或江苏昆山花桥等地,每日长距离通勤,在路上损耗大量时间精力,以换取居住成本的降低。而数据作为核心资产,对长距离传输的效率、运算处理环境等要求更加严苛,某种意义上宁愿付出较高的资金成本,也要选择距离更近、“装修”更好的环境。

“通勤速度”意味着把“东数”搬出去的能力。先看网,“东数西算”的传输网络首先要满足低时延、高可靠、大带宽等要求,还得面临算力跨区域、跨层级连接的挑战。再看算,虽然我国算力规模增长飞快,但算力供给与调度的统筹能力较差,数据中心算力设施与网络发展尚未形成统一体系。最后看安全,跨度如此之大、距离如此之远的数据传输,带来的数据泄露、窃取、篡改等风险也更大,涉及远程存储、计算和访问等一系列安全问题。

“居住环境”意味着“东数”顺利入住西部的可能。“东数西算”不仅需要高速可靠的网络通道,还需要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人才、政策等相关配套。西部地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短板由来已久,人才储备不足、流失严重等因素,也使得西部地区产业承载能力较弱。同时,东西部地区资源对接和协同也是一大挑战,要解决各地建设周期不同步、设备跨厂商互通难度高等难点问题。

从整体来看,“东数西算”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通过未来三五年甚至十年的规划分步实施及迭代优化。各地区应结合自己的资源禀赋走差异化之路,企业精准对接用户需求,发挥好规模效应、协同效应,让数据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才能真正打通我国东西部数字产业的大动脉。


“东数西算”启动两年成绩几何

2021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现场。(图源:新华社)

2021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现场。(图源:新华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目前,“东数西算”工程正在稳步推进,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建设已全部开工,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同步布局。相关数据显示,在已经开工的8个国家算力枢纽中,2023年新开工的数据中心项目近70个。其中,西部新增数据中心的建设规模超过60万机架。

梳理各地官方数据发现,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的建设方案已进入深化实施阶段。3月14日,随着中国电信东数西算国家枢纽庆阳算力中心1000台GPU服务器稳定运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甘肃枢纽节点庆阳数据中心集群算力规模突破5000P,达到5300P。

截至目前,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取得全面建设。这个位于江苏吴江的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计划今年5月开始启用部分算力大楼。此外,经过近2年的建设,芜湖集群起步区数据中心项目17个、设计装机规模64万架、投资额约2588亿元;已投产数据中心项目6个、在建未投产项目6个、待建项目5个。

2023年,宁夏建成全国首个万卡智算基地,算力质效指数全国第四、西部第一,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为35%以上。中卫集群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18T,实现中卫到北京的单向时延8到10毫秒以内,到上海的单向时延15毫秒以内。

内蒙古数据中心服务器在运行已达到260万台,和林格尔新区数据中心标准机架达到22万架,服务器装机能力达到150万台,通用算力总规模达到1000P;推动建设11个超算项目,超级算力规模达到195P。

此外,截至2023年底,张家口市投入运营的数据中心为27个、标准机柜33万架、服务器153万台,算力规模达到7600P;截至2023年7月,四川全省算力规模约为10EFlops,其中智能算力占比约为10%,主要分布在成都及周边地区;2023年,重庆全市算力规模超过1000P;目前,贵州总算力规模增长28.8倍,智算规模占比超过八成,贵州全省在建及投运数据中心39个,大型以上数据中心22个。

根据《2021—2022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显示,国家计算力指数与数字经济发展和GDP的走势呈现显著的正相关,从15个重点国家的计算力指数看,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个点,数字经济规模和GDP将分别增长3.5‰和1.8‰。截至2023年底,我国提供算力服务的在用机架数达到810万标准机架,各类算力提供主体超5000家,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位。正如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所说,“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资料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新华社、人民网、经济日报、第一财经)


责任编辑:姚思寒
热门评论
大陆新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