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桥、中国路、中国隧、中国港、中国船、中国车、中国楼、中国高铁、中国核弹、中国航天……新中国成立75周年,取得无数巨大成就,实现无数伟大工程。中国科技伴随新中国的成长走过了艰辛而又不平凡的75年。让我们共同回顾祖国科技辉煌的75年历程!
我国开启首次太空载人之旅
2003年10月15日: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1999年11月20日~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艘神舟无人试验飞船飞行试验获得了圆满成功。2001年初至2002年底又相继研制并成功发射了神舟二号至四号无人飞船,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为实施载人航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进行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我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太空绕地球运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顺利完成各项预定操作任务后,安全返回主着陆场。轨道舱留轨运行半年时间,获得了大量的科学实验成果。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在无人飞船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1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在轨运行1天。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
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组成。飞船的手动控制功能和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为航天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飞船由长征2F运载火箭发射到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50公里、倾角42.4°初始轨道,实施变轨后,进入343km的圆轨道。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在预定地区着陆。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基本情况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主要是全面考核工程载人环境,获取航天员空间生活环境和安全的有关数据,全面考核工程各系统工作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和系统间的协调性。飞船乘坐一名航天员,飞行约一天,在绕地球飞行的第14圈返回。航天员可以按照预先规定的程序和地面指令手动补发船箭分离、帆板展开等重要指令。飞船具有自主应急返回和人工控制返回以及第2天、第3天返回的能力。
长征2F运载火箭由四个助推器、一级、二级、整流罩和逃逸塔组成,火箭全长58.34米;起飞质量479.8吨。火箭上部整流罩、逃逸塔和飞船轨道舱、返回舱组成逃逸飞行器。
根据计划安排,我国首次载人飞行于2003年10年15月至16日实施。
载人飞船和运载火箭在发射场的技术区完成总装、测试后,进入发射区加注推进剂。
发射前16小时,从航天员三人首飞梯队中,选优确定了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发射前约2小时45分航天员进入飞船。
2003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出发,踏上了首次飞天圆梦的征程,在浩瀚太空留下了第一个属于中国人的足迹,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
杨利伟,辽宁兴城人,1965年6月出生,大学文化,上校军衔。原空军1级飞行员,飞行时间1300小时。1998年1月,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
10月15日北京时间9:00,火箭一级发动机和4个助推发动机同时点火;火箭飞行120秒逃逸塔分离,137秒助推器分离,159秒火箭一、二级分离,200秒整流罩分离,460秒二级主发动机关机,587秒船箭分离,飞船进入倾角42.4度、近地点高度199.14公里、远地点高度347.8公里的椭圆轨道。入轨后,飞船建立轨道运行姿态,展开推进舱上的太阳能电池阵,对太阳定向,并在第5圈实施变轨,进入343公里圆轨道。
飞行期间,地面与航天员保持密切联系,通过生理遥测参数,了解航天员的身体状态;航天员监视飞行过程中重要指令的执行以及飞船运行状态。
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轨自主运行14圈返回地球。在返回的前一圈,由地面测控站向飞船注入返回制动精确参数。飞船偏航调姿90度,轨道舱与飞船分离。再偏航调姿90度并制动进入返回轨道,在高度降为145公里时,推进舱与返回舱分离。返回舱再入大气层,穿越“黑障区”后进入主着陆场上空,按程序开伞减速,在下降至地面约1米左右时,着陆缓冲发动机点火工作。返回舱于2003年10月16日北京时间6:23安全着陆,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行21小时23分后顺利返回,自主出舱。此后,轨道舱继续留轨飞行约半年,开展有关的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执行此次飞行任务的陆海基测控通信网站点主要有:3个指挥控制中心、10个测控站和四艘远望号测量船。利用国际卫星组织和亚太公司布于太平洋、印度洋上空的6颗卫星作为通信支持,完成对运载火箭和飞船测控信息数据的传递和交换。
主着陆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赛汉塔拉以西的阿木古朗草原。承担飞船搜索回收任务的有主着陆场前置雷达和测控站、空中搜索分队(配备直升机)和地面搜索分队(配备10辆特种车)。
为在出现应急情况时保证航天员的安全,上升段在陆上设立了4个应急救生点,配备9架直升机及地面搜救车辆执行搜救任务。在海上设立了3个应急救生区,派出6艘救援船只,并配有2架巡逻机和1架船载直升机完成应急搜救任务,此外,在运行段,为实施自主应急返回,在国内外共安排了10个飞船自主应急返回救生区。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