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成立,到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成立;从过去缺医少药,到目前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约100万个——新中国成立75周年,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世界瞩目。
新中国成立初期,受限于近乎崩溃的国民经济与薄弱的财政基础,各地医疗卫生资源严重短缺,人民群众得不到基本的医疗卫生保障,就医需求难以满足。
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中国用有限的医疗资源“迎刃”人口大国的基本医疗卫生问题。
20世纪50年代,中国建立劳保医疗制度和公费医疗制度,城镇职工获得基本医疗保障。与此同时,农村地区开始探索合作医疗制度。到20世纪70年代末,这三种医疗保障制度在我国实现广泛覆盖。
1998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正式建立,标志着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进入了建立新型医疗保障制度阶段。此后的20年,中国先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后又整合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逐步实现参保人全覆盖。
中国用短短20年的时间,建立较为完善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实现医疗保障全民覆盖的目标,取得许多国家历经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实现的医疗成就。
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强对医保工作统筹谋划,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日益健全,建立起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医疗保障网,群众就医用药负担持续大幅减轻,全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
从无到有,一张惠及约13.34亿人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全面建立,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最大程度让群众告别“小病拖、大病扛”。
党的十八大以来,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2012年的240元提高到2024年的670元,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比由2012年的34.34%下降至2023年的27.3%,374种国家集中带量采购药品平均降价超过50%……
近年来,我国医保经办服务提质增效,聚焦人民群众反映的堵点难点问题,优化医保管理服务,持续健全和完善经办管理服务体系,群众办理医保相关业务更加便捷。
建设并完善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实现医保在线结算。医保信息平台目前日均结算量超2800万人次,住院费用结算系统平均响应的时间仅0.8秒,有效缩短群众在医院内排队等候的时间。全国累计已有11.7亿人激活医保码,利用手机或者其他电子设备激活医保码就可以就医看病报销。
开通“跨省通办”医保业务,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网上备案和直接结算。住院费用、普通门诊费用和高血压、糖尿病等5种门诊慢特病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县域可及,有序扩大跨省直接结算病种范围。2023年,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1.18亿人次,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1125.48万人次。
近年来,我国通过深化医改,稳步提升医疗保障质量和内涵,在医保基金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尽力提升待遇水平,罕见病患者、慢特病患者等特殊群体就医用药更有保障,感受更加温暖。
动态调整医保药品目录,纳入更多新药好药。医保药品目录“每年一调”,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新药好药新增进入医保目录。发挥医保团购的优势,引导新药价格回归合理。国家医保局整合13亿多参保人的用药需求实施战略购买,完善国家药品谈判准入机制,群众用药的经济负担大大减轻。6年来,累计新调入药品744种,目录内的西药和中成药的数量从2017年的2535种增加到现在的3088种。同时,目录内药品的质量也显著提升,特别是在肿瘤、罕见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领域,很多新机制、新靶点的药物被纳入。数据显示,谈判药品已经惠及参保患者7.2亿人次,叠加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等多重因素,累计为群众减负超过7000亿元。
制度化、常态化开展药品耗材集采。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已开展9批,纳入374种药品,平均降价超50%;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已开展4批,覆盖五大类耗材。药品和医用耗材集采,有效降低了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价格,提高了药械的可及性。
积极推进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等各项工作,我国卫生改革发展为人民健康改善提供了强有力保障,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资料来源:新华社、中国政府网】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