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成立,到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成立;从过去缺医少药,到目前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约100万个——新中国成立75周年,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世界瞩目。
新中国成立初期,受限于近乎崩溃的国民经济与薄弱的财政基础,各地医疗卫生资源严重短缺,人民群众得不到基本的医疗卫生保障,就医需求难以满足。
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中国用有限的医疗资源“迎刃”人口大国的基本医疗卫生问题。
20世纪50年代,中国建立劳保医疗制度和公费医疗制度,城镇职工获得基本医疗保障。与此同时,农村地区开始探索合作医疗制度。到20世纪70年代末,这三种医疗保障制度在我国实现广泛覆盖。
1998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正式建立,标志着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进入了建立新型医疗保障制度阶段。此后的20年,中国先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后又整合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逐步实现参保人全覆盖。
中国用短短20年的时间,建立较为完善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实现医疗保障全民覆盖的目标,取得许多国家历经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实现的医疗成就。
享有健康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当前,全球经济艰难复苏,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习近平主席提出“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这一重大倡议对于坚定全球抗击疫情的信心、携手应对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具有重要引领作用,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
自1963年起累计向70余个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队员约3万人次,诊治患者约3亿人次;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在过去20多年间被广泛用于治疗疟疾,拯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我国努力为世界提供医疗卫生“公共产品”。
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的创始国之一,积极参与全球健康议程设定和规则制订,2013年以来,在世界卫生大会提出“传统医学”“获得基本药物”等多项决议并获得通过……我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持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2019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各地蔓延,严重威胁全人类的健康与福祉,也暴露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短板弱项,凸显推进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改革的必要性。能否战胜疫情、恢复正常经济社会发展秩序,不仅是对中国的一场大考,也是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
2020年3月,习主席在就新冠肺炎疫情致法国总统马克龙的慰问电中首次提出“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此后,习主席多次在国际国内重大场合重申“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这一理念。2021年5月出席全球健康峰会时,习主席结合疫情防控的国际形势与政策经验,进一步明确了携手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关键在于“五个坚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施策,统筹系统应对;坚持同舟共济,倡导团结合作;坚持公平合理,弥合“免疫鸿沟”;坚持标本兼治,完善治理体系。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组成和实践延伸,是习主席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以大国领袖的责任担当,面向人类健康美好未来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正如习主席在2021年9月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深刻指出的那样:“我们必须战胜疫情,赢得这场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斗争。一部世界文明史也是同瘟疫斗争的历史,人类总是在不断战胜挑战中实现更大发展和进步。”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既充分彰显了中国携手国际社会合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也进一步彰显了中国自觉把自身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统一起来的大国胸怀和历史担当。
75年沧桑巨变,75年砥砺前行。
站在新起点,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2035年建成健康中国的目标必将如期实现,为14亿多人民带来更多健康福祉,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更坚实的健康之基。
【资料来源: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网、解放军报】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