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红十字会的起源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经纬观察      2024-11-04 12:08:40

红十字会,作为国际知名的人道主义组织,起源于1863年在瑞士成立的“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1876年改称现名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并于19世纪晚期传到中国。1904年,中国红十字会成立,迄今已走过120年的风雨历程,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人道组织。作为舶来品,红十字会是怎样传到中国的?又何以在中国落地生根、茁壮成长的呢?

红十字运动的起源。国际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与“三个一”分不开:一个人、一场战争、一本书。一个人,即被称为红十字运动之父的亨利·杜南,一场战争即索尔弗利诺之战,一本书为《索尔弗利诺回忆录》。

亨利·杜南1828年5月8日出生于瑞士,是一个热心公益的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和商人。1859年6月25日,他在意大利商业旅行,途经卡斯梯哥里昂镇附近的索尔弗利诺,目睹了一场惨祸——法、意联军和奥地利军队鏖战厮杀刚刚在这里结束,4万多死伤士兵被遗弃战地。杜南见此惨状,立即组织当地医生乃至妇女、儿童,进行力所能及的救治。10天后,杜南回到日内瓦。那段“不愉快的往事”激发他去“完成一项圣洁的有助于人类未来发展的事业”。他开始撰写《索尔弗利诺回忆录》。1862年11月,该书在日内瓦出版后引起轰动。书中对那场血淋淋的屠杀细节的真实描写,在人们心灵深处产生强烈震撼。在书中,杜南提出两大设想,“能否成立人道主义组织?能否制定人道主义公约?”后来,他的设想成为现实,成就了一项伟大的人道主义事业。

1863年2月9日,第一大设想实现——“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成立,由杜福尔将军任主席,委员有莫瓦尼埃律师、阿皮亚医生、莫诺瓦医生和杜南(兼秘书),史称“五人委员会”。1864年8月,由瑞士联邦委员会和法国政府共同发起,在日内瓦召开有瑞士、比利时、丹麦等12国全权代表参加的外交会议,通过了史上第一个《日内瓦公约》,即1864年8月22日《改善战地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国际红十字运动和其在武装冲突中的特殊作用,正式得到国际公约的承认。杜南第二大设想实现。为了表示对瑞士的敬意,会议选择了与瑞士国旗颜色颠倒的白底红十字符号,作为救护及保护性标志。这就是“红十字”标志的由来,红十字运动由此蓬勃发展起来。

1901年,因为对国际红十字运动作出的巨大贡献,亨利·杜南被诺贝尔委员会授予首个和平奖。这项崇高的荣誉,他当之无愧,如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赠言所说:“没有人比您更配得到这一荣誉,因为是您在40年前发起了在战场上救护伤兵的国际组织。没有您很可能永远也无法取得‘红十字’这个19世纪最至高无上的人道成就。”1910年10月30日,亨利·杜南逝世,终年82岁。而此时,他开创的红十字事业已在包括中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开花结果。1948年,他的生日被正式确定为世界红十字日,这便是“五八”世界红十字日的由来。

“红十字”在中国的启蒙。近代以来,红十字会开始“登陆”中国,但其在中国的“着陆”并非一帆风顺。这需要一场“红十字启蒙”运动加以推动,即红十字组织形式以及人道、博爱的核心价值观被国人认知、接纳并付诸实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作为近代大众传媒的“新”媒体——报纸,成为最重要的载体。

早在1874年,《字林西报》《申报》就开始将红十字的理念介绍到中国。1874年5月,日本在中国台湾寻衅滋事,中日两国发生冲突,《字林西报》就战争救护问题发表评论,非常推崇红十字会的中立性原则。《申报》对《字林西报》的时评表示赞赏,认为这种救护组织“不分彼此,设法治伤,此亦仁义之行也”,希望中国加以效仿。遗憾的是,两报的评论都没有直接提“红十字”这三字。当时的中国人,还不可能知道“红十字”究竟是什么。

1894年至1895年甲午战争期间,在华的外国人尤其是传教士先后在营口、烟台、天津等地开办红十字医院,收治伤兵。为了提供后援保障,旅沪英国传教士、驻沪总领事以及洋商,在上海成立红十字会,筹款募捐、提供后援保障。有识之士以《申报》为载体,陆续发表《中国宜入红十字会说》《创兴红十字会说》《红十字会说》《红十字会历史节译》《红十字会条约》《中国亟宜创兴红十字会说》等一系列文章,对杜南开创红十字运动的业绩、红十字会的性质宗旨任务以及中国创建红十字会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作了合情入理、生动服人的论说。文章指出,红十字会具有中立性,在现代战争中具有独特的作用;红十字是国家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申报》的宣传鼓动,将红十字启蒙运动推向深入。

除《申报》之外,《集成报》《时务报》《岭学报》《万国公报》《政艺通报》《外交报》等报纸,也都有相关文章发表。正是这些“新”媒体的推动,红十字文化在一定范围尤其在东南地区得以广泛传播,为红十字会在中国的创设奠定了社会基础。经过几十年的启蒙宣传和实践探索,1904年3月红十字会在中国的创兴已是水到渠成。

“红十字”在中国落地生根。中国红十字会自诞生之后,救死扶伤、扶危济困,谱写出一曲曲人道主义赞歌。“红十字”何以在中国落地生根、历久弥坚?根本原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人道主义是能够凝聚不同文明的最大共识。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同国际红十字运动的宗旨相融相通。”

中国是“仁”的国度,所谓“仁者爱人”,其实就是博爱。孔子的“泛爱众”是博爱,墨子的“兼爱”同样是博爱,按照墨子的话说,“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这些都是对“仁”的最好诠释。韩愈在《原道》一文中更直截了当地说“博爱之谓仁”。仁就是博爱,博爱就是仁,仁与博爱,“仁道”与“人道”虽然名称不同,但对博爱理想的诉求并没有本质区别。

有趣的是,在日内瓦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博物馆,一进门就有一块用隶书书写的警示牌:“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恕道”被视为红十字人道主义思想的一个来源,更能说明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仁爱”与红十字会秉持的人道博爱精神有共通之处。正因为如此,当博爱文化以红十字会为载体远渡重洋“登陆”中国,便迅速实现了与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对接与融合,开始了“中国化”的历程。

因为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土壤,“仁爱”观念深入人心,中国早已形成助人为乐、扶危济困的仁爱传统,激励着历代国人乐善好施。因此宋明以来,安济坊、孤儿院、栖流所等慈善机构数不胜数。这些慈善团体,敬老助残、抚孤育婴、济贫救难,将中国传统慈善事业发展水平不断推向新的高度。浓郁的仁爱慈善氛围,为红十字会落地生根创造条件。红十字会之所以在中国找到生长点并不断发展壮大、欣欣向荣,毫无疑问得益于中国源远流长的慈善文化传统。

(作者系苏州大学红十字国际学院教授)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
责任编辑:邱梦颖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