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辽宁丹东:鸭绿江畔烽烟滚滚忆英雄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经纬观察      2024-11-05 11:09:00

在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一座名为安东的边城赢得了“英雄城市”称号。这里见证了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历史时刻;这里的人民为支援抗美援朝,竭尽全力、尽其所能,留下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如今,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这里留存的抗美援朝遗址遗迹,仍在诉说着曾经的牺牲奉献与英雄故事。

一座断桥的记忆

“1950年10月19日夜,鸭绿江畔。微弱的星光下,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迈着坚毅的步伐出国作战,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从此拉开序幕……”尽管讲过不知多少遍了,可每次讲起这段历史,陈智洋的言语中仍饱含激情。

今年是陈智洋担任鸭绿江断桥遗址讲解员的第9个年头。“日复一日地讲解同一段历史不会感到厌倦吗?”面对记者提问,她毫不犹豫地摇摇头:“不会。每一次,我都会从听众眼中看到越来越亮的光,那些光就是我奋斗的动力。”

这段“追光之路”不长,从桥头到断裂处不过短短几百米;这段历史极重,承载着70多年的记忆。

1950年10月,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不顾中国政府多次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向鸭绿江边的红色东方之城——安东(今丹东)。面对强大的侵略者,中国人民毫不退缩,以“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英雄气概,毅然派出志愿军抗美援朝。

战争开始后,鸭绿江老桥和鸭绿江新桥是志愿军及后勤补给过江的重要通道,因而成了美军攻击的重点目标。1950年11月8日,美军发动“空中战役”,鸭绿江老桥被拦腰炸断,仅剩中方所属的4孔残桥。这座残桥正是如今供人们凭吊、追忆的鸭绿江断桥。在其上游不足百米的鸭绿江新桥虽未被炸断,但也被炸弯了钢轨,炸飞了枕木。

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经过安东铁路分局工务段和抢修工程队10多个小时的奋力抢修,11月9日凌晨新桥恢复通车。然而,9日8时许,数十架敌机吼叫着扑向江桥。刚刚被修复的江桥又一次被炸坏。来不及休整的抢修工人继续投入战斗。抢修队长、共产党员李树有在组织工人抢修时,在桥下发现一颗未爆炸的炸弹。他临危不惧,一个人冲上去将炸弹抱走,及时排除了隐患。经过一天一夜奋战,工人们用700多根枕木,搭起了9.5米高的枕木垛,解决了临时通车问题。

然而,穷凶极恶的敌人竟对江桥进行第3次轰炸,江桥损坏严重。你炸我避,你走我修。安东铁路分局及时抽调260多名线桥工人,重新组建抢修江桥工程队,采取轮班作业的方式,不停顿抢修,终于在13日午夜再次修复通车。

据统计,从1950年8月至1951年8月,美军飞机空袭鸭绿江桥5391架次,防空部队保卫江桥作战219次,击落敌机22架、击伤敌机75架。凭借工人和志愿军指战员奋不顾身地抢修,鸭绿江新桥终于保住了,使之成为“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杨豪来说,他已经记不清来过多少次断桥了,对断桥的故事耳熟能详。但这次,他以一名工程抢修分队民兵的身份站在这里,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英雄的铁路工人在敌机的炮火下,舍生忘死投入抢修的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如果战争再次来临,我能否做到像前辈一样?一路走来,这个问题始终在叩问内心。”

一座场馆的荣光

丹东城北的英华山上,抗美援朝纪念塔巍然矗立。

塔脚下是象征着志愿军在朝鲜战场奋战了1014个日日夜夜的1014阶台阶。走下台阶,就来到了不久前重新面向公众开放的抗美援朝纪念馆。仲春时节,来此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在缅怀追忆中感受着一座场馆的使命与荣光。

生活在鸭绿江边、成长于英雄城市的裴亚男,小时候就听爷爷讲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抗美援朝英雄的事迹。从那时起,她心中便埋下了崇尚英雄的种子。正因为这种英雄情结,大学毕业后,裴亚男回到家乡,成为抗美援朝纪念馆的一名讲解员。

入行初期,她以为只要把解说词背得滚瓜烂熟,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讲解员。然而,一次为94岁高龄的志愿军老战士讲解的经历,让她对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新的认识。

在她做讲解的整个过程中,老人眼含热泪,没有说一句话。当她讲到上甘岭战役时,老人走到黄继光的雕像前,用颤巍巍的双手轻轻抚摸着雕像,哽咽着说:“战友啊,我来看你了,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想你啊!”

原来老人是黄继光生前的战友。那天,老人为她讲述了许多当年在战场上的感人故事。聆听者与讲述者身份的转换,让裴亚男明白了一个道理,作为一名红色纪念馆的讲解员,不能当“传话筒”和“复读机”,而应尽力了解历史、还原历史,全身心投入才能真情实感地讲出红色故事,才能真正感染观众。从那以后,裴亚男利用工作之余,寻访健在的抗美援朝老战士,收集他们的故事,加工整理,转述给更多前来参观的游客。

和裴亚男一样,讲解员范冬梅对岗位的认识也有一个转变过程。刚开始接触讲解词时,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干巴巴的,没有什么感情”。在了解学习更多历史后,范冬梅渐渐摸索出了“由薄变厚”的工作方法。“讲解词中所表达的内容都是精缩版的历史,而讲解员需要让故事丰满生动起来,把精彩的历史与展柜里的文物联系起来,才能让观众全身心投入。”范冬梅说。

一物胜千言,文物是连接历史和现实的纽带。每一件展陈文物上都镌刻着血与火的历史记忆,其背后是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个个血与泪的故事在诉说“谜一样的东方精神”,仿佛也在告诉人们,只要有那一股“气”,我们不惧前进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

一群老兵的传承

历史是由人创造的。追寻抗美援朝的历史,必然离不开那群最可爱的人。

战争年代,丹东有两万多名青年踊跃参军,数万名民工奔赴前线。丹东现有抗美援朝参战老兵1441人,每名老兵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战斗经历,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经过岁月洗礼,战争的硝烟随风散去,但历史的记忆从未褪色。那些最可爱的人不仅是见证者,更是传承者、弘扬者。

“如今,我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学习传播党的理论中,到抗美援朝纪念馆和役前教育训练基地当红色解说员。”丹东第三干休所老干部丁宝鉴对自己“红色宣讲团”成员的身份颇感自豪。如今已经94岁高龄的他,再次吹响“讲党史、颂党恩”的宣传号角,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一辈子”的铮铮誓言。

去年,丹东市委宣传部组织广播电视台、抗美援朝纪念馆和社会力量,抢救性拍摄抗美援朝口述史《铭记》。以“寻找最可爱的人、讲述最可爱的人”为主线,重点采访志愿军老战士、支前模范和铁路、电力等国防动员战线老职工,通过亲历者和见证人的讲述,激发爱国强军正能量。

“我们就像打仗一样,每天都在同时间赛跑。”《铭记》栏目编导之一、丹东电视台记者张萍说,在采访二级战斗英雄韩德彩时,老英雄紧紧抓住她的手,反复说了好几遍“再晚,就来不及了”。

5个多月的时间,张萍跟随栏目组辗转多地,在她个人采访的36位抗美援朝老战士中,最年轻的84岁,最年长的已经102岁了。她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特殊的军礼。在锦州采访完102岁的独臂老英雄蒋文,和他告别时,老英雄习惯性地举起左手敬了一个军礼。这一幕让张萍久久不能忘怀,她也鞠了一躬,向最可爱的人致敬。“我们要尽己所能把老英雄的故事真实记录下来,将他们的精神传承下去。”张萍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铭记》栏目组已完成140多人的采访。丹东市委宣传部领导表示,《铭记》不会止步,他们将继续采访下去,把它打造成一个红色文化公益品牌。

一名抗美援朝老兵就是一部历史、一本教科书。目前,健在的抗美援朝老英雄平均年龄已经90多岁,上党课、讲党史亦不是件轻松的事。但他们还是挺直了身板,小心翼翼地拿出珍藏的证书勋章,献出记忆深处的宝藏,为的只是将这些精神财富传播于社会,影响激励年轻的后辈。

钢铁已冷,硝烟易散,奔腾不息的鸭绿江水,氤氲着两岸的景象。沿着鸭绿江边走去,一座镌刻着“我们热爱和平”的雕像进入视野,两个手捧和平鸽、面带希望的少年默默端立在绿茵丛中,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


文章来源:中国国防报
责任编辑:黄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