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上,壮乡红城百色市曾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上世纪20年代末,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发动了著名的百色起义,这座秀丽的山城因此成为举世闻名的红色热土。
近日,沿着碧波如画的右江江畔,记者走进坐落于百色市解放街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追寻那段光辉的历史。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原名粤东会馆,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旧址管理处主任王昌文介绍,这里曾是广东商人聚会和洽谈生意的场所。1929年10月,邓小平到达百色后,把这里作为起义指挥部。百色起义筹备和红七军行动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都是在这里形成的。
王昌文指着正门牌匾上“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几个醒目的大字说:“这是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体现了他对这片红色土地的深厚感情。”
上世纪20年代末,白色恐怖笼罩大地。八七会议之后,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重要性,开始在全国各地发起反对国民党反动政权的武装起义。
1929年,蒋介石打败桂系军阀后,任命俞作柏、李明瑞主政广西。中共中央委派时年25岁的邓小平,化名邓斌来到广西开展统战工作。此后,俞、李仓促反蒋失败,南宁政局陷入混乱。邓小平率领部队从南宁乘船溯江而上,到达农民运动基础较好的百色。
踏进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正厅,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雕塑群像引人注目。雕塑形象地复原展现了邓小平主持召开党的领导成员会议,商讨部署起义工作的场景。
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准备,1929年12月11日,百色山城红旗漫卷。粤东会馆门前飘扬起一面有镰刀锤头图案的大红旗,上面写着“中国红军第七军”几个大字,从此宣告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右江苏维埃政府诞生。当天,城内人潮如涌,口号震天,数千名红七军将士换上了崭新的制服,起义军和革命群众沉浸在节日般的喜悦里。
两个月后,邓小平、李明瑞等人又发动龙州起义,成立了红军第八军及左江革命委员会,形成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在此前后,百色、恩隆、东兰等20多个县相继成立各级苏维埃政权。
百色起义成为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重要的武装起义,是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创举。
记者登上二楼,来到当年邓小平、张云逸同住的小阁楼。不足20平方米的空间内,两条板凳和几块木板搭成了简陋的床铺,除此之外仅有的家具就是两张书桌。
“革命先辈以身作则,和战士们同吃同住,严格实行官兵平等、官民平等,他们艰苦朴素的作风感染了当地群众。”王昌文说,起义之后,当地许多壮族同胞拿起武器,加入红军队伍。“他们心中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跟着共产党,一定会过上好日子。”
在邓小平、雷经天、韦拔群等人领导下,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设进一步展开。苏维埃政府颁布一系列法令法规,制订方针政策发展经济,开展土地革命和苏维埃运动,红军队伍逐渐扩大至近万人,红色区域人口达百万,成为当时举世瞩目的革命根据地之一。
1930年3月,国民党大批反动军队围攻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红八军在龙州保卫战中损失惨重,余部编入红七军。后来,红七军受中央指示北上,艰苦转战桂、黔、湘、粤、赣五省,打破敌人的重重封锁,抵达中央苏区,与中央红军胜利会师。
“百色起义,让我们看到了理想和信念的伟力——即使付出巨大的牺牲,也不能阻挡人民大众、红军将士跟随党闹革命、追求幸福生活的脚步。”王昌文深有感触地说。
站在百色市迎龙山上远眺,城市的繁华尽收眼底。百色起义留下的百折不挠、实事求是、依靠群众、团结奋斗的革命精神,深深烙印在这片红色热土上,不断激励老区军民携手团结奋进,共同创造美好新生活。
责任编辑:黄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