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10月—1930年2月,江西井冈山。
在两年零四个月的艰难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点燃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星星之火,也点亮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精神之光。
井冈巍巍,征途漫漫。中国革命这条独特的道路是怎样开辟的?在井冈山点燃的星星之火,何以形成燎原之势?是什么力量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走向胜利?
近日,我们重走黄洋界的挑粮小道,沿着八角楼的灯光,追寻穿越时空的精神之光。
——编 者
“胜利的号角”雕像。
一条羊肠道,通往胜利走向光明
“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一根扁担两头弯,毛委员用它把米担;来回走了百多里,从宁冈挑上井冈山……”民兵讲解员李海清每次带队参观红军挑粮小道时,都会唱上一首当地流传已久的经典民谣。清脆悠扬的歌声,唱出了一段当年军民齐心建设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史。
挑粮小道一头连着黄洋界,一头连着宁冈小村,蜿蜒盘旋的羊肠小道就在崇山密林间。1928年,井冈山上“朱毛会师”后,红军由原先的1000多人增至上万人,根据地粮食供给出现了严重短缺,畏难与动摇情绪开始在红军队伍里滋生蔓延。对此,毛泽东深刻指出,“这种悲观失望的右倾思想,已成为红军和红色政权存在发展的极大障碍,关系到中国革命前途的最基本的问题。”为了打破敌人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毛泽东和边界党组织领导军民开展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斗争,挑粮小道就是在当年轰轰烈烈开展挑粮运动时形成的。
“重走挑粮小道,磨炼的是身体,振奋的是精神。红军艰苦创业的精神,是我们克难制胜的法宝,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不能忘!”仲春时节,李海清向前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学员介绍,当年根据地军民靠肩挑背驮把30多万斤粮食运上了井冈山,解决了给养问题。
行走在挑粮小道上,不时能遇见一群头戴八角帽、肩挑竹扁担的“红军”。“这是参观的游客们在体验红军挑粮上山。”李海清说,这些年,井冈山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大力发展集培训、体验于一体的红色研学项目,依靠红色旅游带领老区群众走上了致富路。
多年来行走在这条蜿蜒小道,李海清对脚下的路有了更深的理解。“当年的红军战士,在理想信念的指引下,历练出无数的铁肩膀、铁脚板,担起了中国革命的重担;如今的老区人民传承井冈山精神,实事求是、敢闯新路,蹚开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李海清表示,今后将更加认真地讲好挑粮小道的故事,让更多人从中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
“红军万岁”雕像。
一罐结晶盐,述说军民鱼水深情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只棕色陶罐,它的腹部上方有一条很明显的裂痕,里面装的盐表面早已结成灰黑色的晶体。“虽然这些盐已经无法食用,却是井冈山斗争艰难岁月的历史见证,也是根据地军民同甘苦共命运的生动体现。”站在陶罐前,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员饶道良讲起了一对爷孙的故事。
12年前,一位老人带着孙子来到博物馆。看到这个盐罐时,爷孙俩驻足良久。“这罐盐啊,是咱们家的传家宝。”爷爷对孙子说,当年你太爷爷宁愿把这罐盐藏起来,也舍不得吃,就是要留给红军回来吃。
原来,这对爷孙俩正是陶罐的主人——李尚发的后人李球德和他的孙子。由于敌人实行经济封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物资奇缺,尤其是食盐和药品。
为了盐,根据地军民上下一心,患难与共。许多群众从嘴里省下盐来,自发送给前线将士;红军官兵也常常将缴获的食盐分发给当地群众。李尚发的这罐盐,就是1928年红军在打土豪中缴获的。
面对严峻形势,红军主力转战赣南、闽西开辟新的根据地,敌人窜进井冈山腹地,见人就杀,见物就抢。为了防止这罐宝贵的盐落到敌人手里,李尚发将盐密封好,埋在茨坪屋后的菜园,并做好标记。因为他知道前线官兵也缺盐,这些盐不知何时就能派上用场,而且国民党反动派还在发动新一轮进攻,接下来的日子会更艰难……直到1959年建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时,李尚发才把这罐盐挖出来,捐赠给了博物馆。1994年5月,这罐盐被国家定为一级保护文物。
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如今,李球德会经常带着孙辈到博物馆,去看看这罐盐,讲他爷爷和红军的故事。“在博物馆中,还有很多像这罐盐一样的珍贵革命文物。这些文物蕴藏着人民军队的初心和军民鱼水深情,述说着井冈山这块革命圣地上演过的牺牲与奉献,苦难与荣光。”饶道良说,作为革命文物的守护者和传承者,他们将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革命文物,讲好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
一块花岗岩,见证“三大纪律”的诞生
在井冈山茨坪西南面的荆竹山,有一块普普通通的花岗岩,顶端有裂纹,据说是因雷击造成的,因此被称为“雷打石”。每年民兵整组,井冈山市人武部都要组织新入队民兵来此开展现地教育。
“民兵,平时为民、战时为兵。我们把‘雷打石’作为现地教育的课堂,就是为了强化民兵‘兵’的意识,夯实他们投身强军实践的思想根基。”井冈山市人武部政委黄才生说,“雷打石”并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它见证了新型人民军队军纪的诞生。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上井冈山的途中,战士们又饥又渴,有些战士看见路边的红薯,未经主人同意就连苗拔出塞到嘴里。这些现象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次日,毛泽东就站在“雷打石”上训话,第一次提出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打土豪筹款要归公;第三,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
毛泽东深知严明的群众纪律对军队建设的重要性,在领导秋收起义时,就要求官兵对待群众说话要和气,买卖公平,不打人,不骂人。“部队上山后严守‘三大纪律’,很快就在井冈山站稳了脚跟。”黄才生说,正是靠着严明的军纪,工农革命军才成为了一支真正代表工农利益、与旧军队有着根本区别的人民军队。
生动的故事最能打动人。“红军纪律真严明,行动听命令;爱护老百姓,到处受欢迎;遇事问群众,买卖讲公平;群众的利益,不损半毫分。”每次来到“雷打石”开展教育,井冈山市人武部都要组织民兵学唱这首井冈山歌谣。悠扬的歌声,响彻五百里井冈,唱出了对革命传统的代代坚守,也唱出了人民军队无往不胜的力量源泉。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外景。照片由郭冬明提供
一顿“红军饭”,赓续艰苦奋斗传统
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期间,有这样一个画面令人印象深刻:习主席在古田与11名基层代表共进午餐,吃的正是红米饭、南瓜汤等做成的“红军饭”。
普通的一顿饭缘何能够让人记忆深刻?“因为‘红军饭’里有优良传统,能够提供艰苦奋斗的精神营养。”常年在井冈山红色旧址讲解的民兵雷红燕说,这些年,绝大多数上井冈山的游客,都把吃一顿“红军饭”当成“规定程序”。为了讲好红色故事,她对“红军饭”的历史作了一番考证。
“红军饭”起源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地处山区,土地贫瘠稀薄,原本粮食产量就不高。随着红军力量的壮大,人多地少的矛盾越发突出,加上敌人的封锁围堵,生活物资严重匮乏,饮食条件极其艰苦。红军战士只能以当地较为常见的红米、南瓜等为主要食物,坚持开展根据地建设和反“围剿”斗争。久而久之,这些食物便被当地军民称作“红军饭”。
“刚开始,红军战士对吃‘红军饭’还有意见呢!”雷红燕介绍,那时,个别红军战士认为毛泽东是大官,肯定有肉吃。为了打消战士的疑虑,曾志同志曾经有两次突然闯进毛泽东的家,掀开他的锅盖看吃的是什么饭,结果,看到的都和大家一样,也是“红军饭”,没有搞特殊。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得精打光……”这首经典的井冈山民谣,歌颂的就是红军将士面对困境始终以革命信仰为支撑,通过艰苦奋斗攻难关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90多年过去,老区人民的餐桌早已变得更加丰富,吃“红军饭”的传统却一直延续下来。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吸引了天南海北的游客前来体验。“现在‘红军饭’已经成了我们这里的招牌菜。”雷红燕说,如今,来井冈山的游客都会体验红军的一天,穿一次红军服、走一段红军路、吃一顿“红军饭”,在现实体验中让艰苦奋斗的好作风得到赓续传承。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回望井冈山,可以说,这儿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党史的重要见证者和记录者,红色是它们共同的底色,也让其成为党史学习教育最生动的教材。
文章来源:中国国防报
责任编辑:黄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