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防身当若御虏”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4-11-12 16:57:04

  “防身当若御虏”

  ■王 净 张 皓

  “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一个人心中想什么、怎么想,往往影响和决定着做什么、怎么做。

  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昨夜,梦人得利,甚觉艳羡,醒后痛自惩责,谓好利之心至形诸梦寐,何以卑鄙若此!”他告诫家人:“防身当若御虏,一跌则全军败没。”意思是说,防备自身各种各样的私心邪念,应当像打仗杀敌那样,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一旦失守,则灵魂被“俘”、思想被“腐”、气节被“劫”、情怀被“盗”,就会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贞观政要》记载,“昔秦惠王欲伐蜀,不知其径,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败莫败于多私,生性贪婪的蜀王因一己之私,主动给秦国大军开道而亡国,教训深刻。后世有诗云:五丁不凿金牛路,秦惠何由得并吞。可见,心被“敌”所占,“行”上就会走偏,不仅会让个人堕落变节,还可能导致国破家亡。

  抵御私欲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倘若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危害巨大。公孙弘任汉武帝的丞相时,表面上盖布被、吃素菜,用所有俸禄供养故人和宾客,但他不仅对汉武帝大兴土木、连年征伐的行为不劝不谏,还打击报复主父偃、董仲舒等异己,以致劳民伤财、国力空虚。《廉吏传》评价他,“外宽内深,阳之与善,阴为报复,此老奸也。”公孙弘看似廉洁,但内心早已被私欲攻占,人前一套、人后一套,不但没帮助汉武帝强大国力,自己还落个千古骂名。

  一时律己不代表一世正己,抵御私心邪念不能有须臾放松。年轻时写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唐代官员李绅,在身居高位后却花天酒地、穷奢极欲,而且为官酷暴、拉帮结派,最终落得“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下场,令人唏嘘不已。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严于律己是领导干部一生的功课,万不能有“功成身退”的松懈,否则终将酿成大祸。

  “人惟一心,起为念虑。”一念收敛,则万善同来;一念放恣,则百邪入侵。历史上羊续悬鱼、山涛悬丝、苏琼悬瓜、周新悬鹅……这些耳熟能详的拒礼佳话,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何尝不是先贤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示,哪怕一个微小的念头,都要做到无愧于心。“不虑于微,始贻于大;不防于小,终亏大德。”对党员干部而言,防于念之初生、情之未起,确保每个念头都正确,浩然正气自然盈身。

  “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重视自我省察是“御虏”的好方法。北宋名臣范仲淹每晚睡前进行“自计”,算算一天所做的事情与自己的俸禄是否相称。明朝尚书杨鼎以“十思”为座右铭,常常检视自己的德行。党员干部把反省反思作为立身做人、立德为官的根本遵循,坚持自我批评、自查自纠,就能不断取长补短、完善自我。

  有形的敌人让人警觉,无形的敌人却容易使人麻痹。特别是现代社会的五彩缤纷常让人眼花缭乱,错误的东西种类更多、危害更大,往往披上时髦的外衣、打着进步的幌子,并不像“泾水清清渭水浑”。不少“落马”干部也曾经在困难和危险面前“横刀立马”,但最终却在与私心邪念的斗争中败下阵来。他们常在狱中悔恨在位时“瞎了眼睛”,实际上根本的还在于“迷了心窍”。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我们常用“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来描述反腐败斗争,这同样适用于党员干部灵魂深处的较量。转作风、反腐败,外在的监督、制度的约束很重要,但内心的返璞归真、去私存公同样必不可少。全面从严治党越是往深处推进,越需要触动思想灵魂发生“化学反应”。“防身当若御虏”,每名党员干部都像抵御外敌那样严防私心杂念的干扰、不良欲望的侵袭,始终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就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永葆政治本色,以“金刚不坏之身”迎接各种考验、赢得各种挑战。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