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现貌。
卢沟桥,又名芦沟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卢沟桥地理位置重要,是进出北京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货物集散地。1937年7月7日,日军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史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卢沟桥畔的枪炮声,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操纵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接着又攻占上海和华北大片土地,策动包括河北、山西、山东等五省和北平(今北京)、天津两市在内的“华北自治运动”,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
1936年2月,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体制确立后,大大加快了全面侵华战争的准备。1936年9月,日军先后侵占丰台、通县,并以伪冀东保安队侵占昌平、顺义等地,从而形成对北平南、东、北三面包围的态势。卢沟桥作为当时北平对外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为占领这一战略要地,截断北平与南方各地的往来,进而控制冀察当局,使华北完全脱离中国中央政府,日军从1937年4月下旬起,开始在北平、天津近郊举行演习。进入6月,日军多次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性军事演习。面对日军的挑衅,中国守军第29军不断加强警戒,扩充卢沟桥一带的兵力。
1937年7月7日19时30分,日军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荷枪实弹进至中国守军第29军防区内宛平城(今北京卢沟桥镇)东北的回龙庙、大瓦窑一带,举行挑衅性演习。深夜零时许,日军诡称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方拒绝。冀察当局为防止事态扩大,经与日方商议,双方同意共同派员进行调查。
当双方交涉尚在进行时,日军即向卢沟桥一带的我驻军发动攻击,并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第29军司令部立即命令前线官兵:“确保卢沟桥和宛平城”“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第29军第37师第110旅第219团第3营官兵,在团长吉星文和营长金振中指挥下奋起抵抗。协助守卫桥头的第3营预备队10连排长沈忠明,在制止日军越过警戒线时被开枪击中,当场牺牲。
7月8日,日军连续3次进攻宛平城,均遭到中国守军的英勇抵抗。守军第110旅旅长何基沣发出“誓死与桥共存亡”命令,并亲临前线指挥战斗。守军与日军浴血搏斗,没有子弹,就抡起大刀,与日军展开肉搏战。守军两个排80余位官兵,最后全部战死在桥头阵地。
对于英勇抗敌的中国守军第29军,全国各界报以热烈声援。各地民众纷纷送来慰问信、慰劳品;平津学生组织战地服务团,到前线救护伤员、运送弹药;卢沟桥地区的居民为部队送水、送饭,搬运军用物资;长辛店铁路工人迅速在城墙上挖好枪眼,以协助中国军队固守宛平城;华侨联合会也致电鼓励第29军再接再厉。
遭到顽强抵抗的日军见占领卢沟桥的企图实现不了,便玩弄起“现地谈判”的阴谋。7月9、11、19日,日本华北驻屯军3次与冀察当局达成停火协议,都被卢沟桥时断时续的炮声证明是一纸空文。“现地谈判”为日军赢得了增兵时间。被蒙蔽双眼的冀察当局,迟缓了中国守军第29军应战准备。至7月25日,集结到平津地区的日军达到6万余人。
7月28日,日军向北平发动全面进攻。在5个多小时的惨烈战斗中,中国守军伤亡2000余人,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壮烈殉国。29日,北平沦陷。30日,天津失守。日军接着沿平绥、平汉、津浦3条铁路向华北地区扩大进攻,企图用3个月时间“灭亡中国”。
在这生死存亡关头,只有全民族团结抗战才是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中国共产党是民族解放战争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和组织者。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通电,向全国呼吁:“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同日,毛泽东、朱德等红军领导人致电蒋介石,表示红军将士愿意“为国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土卫国之目的”。
7月13日,毛泽东在延安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与抗日的革命者,应准备随时出动到抗日的最前线”。
7月23日,毛泽东又发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进攻的方针办法与前途》,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愿同国民党和全国同胞一道,为保卫国土流尽最后一滴血,反对一切游移、动摇、妥协、退让,实行坚决的抗战”。全国各族人民热烈响应,抗日救亡运动空前高涨。
为促进国共两党实现团结合作抗日,党中央派周恩来等人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交给蒋介石。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该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上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
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卢沟桥事变,既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起点,又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促进了全民族觉醒,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新中国成立后,卢沟桥的修缮工作也被提上日程,并于1961年成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85年过去了,见证中华民族命运转折的卢沟桥,向参观者诉说着这段血与泪书写的历史,警醒着每位中华儿女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文章来源:中国国防报
责任编辑:黄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