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平津战役:铸就伟大胜利的关键一役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经纬观察      2024-11-13 19:52:13

平津战役:铸就伟大胜利的关键一役

■冯斌 刘奎 郭书菊

平津战役经过图

平津战役是我军解放战争战略决战阶段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役,也是关键一役。时至1948年11月,我军在解放战争各个方向上都取得了辉煌战果。特别是在辽沈战役胜利后,我军总兵力已达300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已超过对手。1948年11月29日,平津战役正式打响。在64天的时间里,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1个“剿总”司令部、3个兵团部、1个警备司令部、13个军部、51个师(旅)共52万余人。平津战役的伟大胜利,形成了对国民党军的压倒性优势,人民军队解放全国的步伐势不可挡。

乘胜入关,割裂敌之体系

在华北地区,我军自1947年起不断歼灭敌人、扩大解放区。蒋介石、傅作义曾计划于1948年10月下旬偷袭我中共中央所在地。我华北第2兵团、东北先遣兵团迅速行动,新华通讯社及时揭露这一阴谋,迫使傅作义放弃计划,并将兵力进行收缩,为我决战平津地区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8年11月18日,中央军委电令东北野战军提早入关。23日起,我东北野战军主力快速向冀东地区开进。与此同时,为贯彻中央军委指示,吸引敌目光至平绥线,我华北第3兵团所属3个纵队连续攻占了柴沟堡、怀安、沙岭子等地,围困张家口,借以吸引北平守敌前来救援。傅作义则正中我下怀,判断我东北野战军暂时不能入关,遂派遣嫡系部队第35军等部增援张家口,并对部分力量部署加以调整,在平绥线上集中了十几个师的兵力。

面对这一态势,中央军委判断这是“抓住傅系、拖住蒋系”的重要战机,遂令东北先遣兵团、华北第2兵团、华北第3兵团各部向位于平绥线的敌军发动攻势,力求打断敌之声势、切断敌之联系、阻断敌之退路,全歼平绥线之敌。

由于我东北先遣兵团于12月5日攻克密云,歼敌6000余人。敌判断我东北野战军一部已经入关,极有可能与华北各兵团协同向北平发起攻势,急令各部队向北平地区收缩。特别是傅系主力第35军连夜计划从张家口向北平后撤,却不料被我华北第2兵团一部及冀热察军区部队阻滞于新保安地区。华北第2兵团主力战胜诸多不利因素赶到新保安附近地区,挫败了敌第35军由西向东的突围行动,并同时遏制了敌第104军由东向西的进攻行动,迫敌两支部队始终无法会合,第35军只能困守于新保安;华北第3兵团则于6日收复沙岭子、7日解放宣化,将张家口和宣化之间的联系一刀切断,并于8日将张家口彻底包围起来。至此,敌傅系主力陷入我华北第2兵团、第3兵团的天罗地网中。而我东北先遣兵团则是猛打猛追,又先后歼敌近2万人。至此,我各兵团行动打乱了敌之部署,割裂了敌之防御体系,形成了歼灭困守之敌的有利态势。

各个击破,围歼困守之敌

在我军形成对平、津、张一线各要点之敌的合围态势后,按照中央军委指示的“先打两头,后取中间”和“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等原则,对被围之敌实施各个击破。

其中,困守新保安的傅作义嫡系部队第35军构筑了坚固工事、设置了多层火力,妄图固守待援,但我华北第2兵团所属9个旅于12月22日从西、东、北三面向守敌发起猛烈攻势,不到一天时间便全歼新保安守敌,赢得作战胜利。

就在敌第35军被歼灭后,张家口守敌7个师(旅)妄图尽快逃离,但始终未能突破我军的铜墙铁壁,并被我2个纵队兵力乘隙突入城内,守敌几乎全被歼灭。

天津守敌共10个师约13万人,统归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指挥。由于天津地位重要,这里工事众多、防御严密、物资充足。我东北野战军向中央军委建议,“以五个纵队兵力包围天津”“如敌突围则先打突围之敌”“敌未突围则发动总攻”,获得中央军委的同意。随即我军逐步扫清其外围据点,并利用夜暗构设大量交通壕和观察所,做好攻城准备。与此同时,我向天津守军发出放下武器的劝告,争取实现和平解放,却遭敌拒绝。1949年1月14日上午,我军向天津城发起总攻,各突击集团在炮火掩护下快速突入城市,在29个小时的作战时间里,我军俘获陈长捷等敌将级军官28人,击毙、击伤、俘虏敌13万人,缴获大量武器物资。

慑谈并举,和平解放北平

当新保安、张家口、天津、塘沽等要点被我军陆续解放后,据守北平之敌惶惶不可终日。尽管我军占据胜势,但为争取北平免受战火波及,中央军委指示总前委,加紧与傅作义谈判,力争以和平方式解放北平。

1948年12月19日,我军代表刘亚楼与傅作义的代表进行了第一次正式谈判。然而,在谈判中,傅方并无和平诚意,执意要求保留军队。这与中央军委指示的绝不允许保存反动武装力量相违,谈判未能成功。

就在我军不断分割包围守敌,切断平张、平津、津塘间联系之际,1949年1月6日,傅作义的代表再次出城谈判。但到了答复的最后期限时,傅作义仍然有拖延的企图,我军遂组织实施天津战役。13日,华北“剿总”副总司令邓宝珊曾作为傅作义的全权代表,与我军举行第三次谈判。我军强调谈判不再涉及天津,并要求北平国民党守军到城外指定地点接受改编。

14日,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关于时局的声明》,提出八项和平条件,对国民党反动政府和反动军队指出了应走的道路。16日,中央军委起草了致傅作义集团的最后通牒,迫使傅作义放弃“和平谈判”,接受我军的“和平改编”。31日,我军进入北平接管防务。至此,平津战役结束。

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绝大多数地区获得解放,并和其他解放区连成一片,为建立强大后方、进军全国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战役中,我军不仅充分发挥军事优势,快速分割围歼对手,更发挥了政治优势,用和平方式解放北平这座历史文化古都。这为我军在进军全国时解决残存之敌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更为解放全中国、建设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石。


文章来源:冯斌 刘奎 郭书菊
责任编辑:黄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