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学院教师谭志勇带领学生历时四年记录三十余位抗美援朝老兵故事——
用镜头致敬“最可爱的人”
■柴均林 中国国防报特约通讯员 易传涛
谭志勇(左二)带领学生志愿者采访拍摄抗美援朝老兵(左三)。受访者供图
“为战斗故事加入战场环境声的背景音效,有助于增强感染力……”夏日午后,在湖南省怀化学院美术与设计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课堂上,教师谭志勇与学生们一同观看红色短片《致敬英雄》。
《致敬英雄》时长30分钟,是一部反映抗美援朝老兵题材的纪录片,由谭志勇带领部分学生制作完成。为拍摄好这部短片,谭志勇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暑假,先后辗转于麻阳、会同、新晃等10余个县市区,拜访30余位抗美援朝老兵,拍摄视频素材达400小时。
谭志勇拍摄红色短片的动因,还要从4年前说起。2020年,谭志勇带领学生到麻阳苗族自治县开展暑期实践活动,接触到不少抗美援朝老兵。听到两鬓斑白的老兵们讲述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他产生了带领学生拍摄老兵影像的想法:“这样做既可以锻炼学生专业能力,又能留存红色记忆,很有意义。”
为了实现拍摄计划,谭志勇找到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拿到一些抗美援朝老兵的基本资料,并在学院招募学生志愿者,组成志愿团队,开始遍寻当地健在的抗美援朝老兵。
谭志勇至今仍清晰记得拍摄的第一位老兵——张汉奇。那天,张汉奇讲起战友们迎着炮火向前冲锋的场景,眼泪扑簌而下,声音也止不住地颤抖。然而,讲到战斗取得胜利时,他又话语铿锵,还激昂地唱了几句军歌。在场师生的心,被老兵的讲述牵动着。正是这次经历,让谭志勇下定决心:“仅仅拍摄记录远远不够,还应该把老兵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视频拍摄完成后,谭志勇安排学生志愿者分组整理影像资料,同步创作舞台剧本。几年时间,谭志勇不仅将拍摄活动变成红色教育实践课堂,拍摄内容也从抗美援朝老兵拓展到发生在怀化本土的红色故事。他们先后创作《通道转兵》《粟裕三让》等8部“红色潇湘”系列广播剧,摄制《先锋》《抗美湘雄》等5部红色短片。其中,广播剧《一盏马灯》获得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音频类一等奖。
目前,这项“红色工程”仍在继续。随着影响力不断扩大,谭志勇师生团队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每当有热心群众主动提供老兵线索,无论距离多远,谭志勇都会欣然前往。“随着时间流逝,健在的老兵越来越少,我们要抓紧时间行动,留住老兵的影像,收藏宝贵的财富,这或许就是我们做这件事的价值所在。”谭志勇说。
文章来源:中国国防报
责任编辑:黄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