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智能化作战新特点
■关 宇
智能化战争是战争发展的最新形态。智能化战争条件下,作战节奏快速变化、人机实现深度融合、复杂要素相互关联,战场呈现出新的特点。
作战节奏快速变化。作战节奏是指在作战进程中,不同参战力量在作战任务、行动、空间各不相同情况下,按照作战阶段划分,在规定的若干时间节点同步完成各自既定任务的现象。从本质上讲,作战节奏是一种在共同外部环境下各方军事系统间对抗性交互产生的效果,周期或非周期显现的一种规律性现象,其因交互作用而呈现客观性,又因对抗各方基于各自视角所进行的能动作用而具有不确定性。战争中,作战节奏所代表的并不仅仅是时间和速度的快慢,而是时间、空间、目的、目标、对手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体现。随着作战域的不断拓展以及战场认知决策能力的提升,未来智能化战场可能由单纯“快速秒杀”式的对时间一维性的简单运用,逐步向政治、经济、外交等多个维度领域和多个时空周期的综合博弈、混合对抗转变。作战是敌我双方的博弈,己方作战节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要以对手为参照系。作战节奏应始终聚焦对手,通过在各维域以各种形式改变敌我力量对比,获取“不对称”优势,使得战局形势在能动的“以己之能制敌不能”和“己不能时抑敌之能”间的多种状态下不断向有利于我方的方向发展。
人机实现深度融合。从广义上讲,人机融合泛指一切人与机器根据各自特点优势,密切协同开展作业的状态和过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多模态大模型的出现,为人机间的知识层面交互奠定了基础,这在无形之中给作战筹划和作战指挥带来了新的机遇。人作为智慧生物,具有其他器物无法比拟的创造性和思想性。相比于人类,机器的存储、计算等能力则优势明显,具有响应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强等特征。当前技术条件下,人机融合智能中人的主导性,决定了人机融合作业的基本模式。机器只是作业的工具和实现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与作业人员共同成为作业主体,交互输出也局限于几个主要变量所限定的可预测变化,且与作业人员自身专业能力和经验密切相关。随着技术不断完善,人的定位或将逐渐转向宏观控制,重点掌控战争发起时机、规模层次、样式强度、进程发展、结束时机等战略性关键内容和节点。人机融合的编组并不意味着二者在空间位置和物理上的硬耦合,而是通过机制化、工程化的业务流程和作业程序,围绕发挥各自所长,实现动态自适应运行。
复杂要素相互关联。现代战争是一个复杂巨系统,特别是在全域作战、跨域作战、分布式作战的当下,围绕“杀伤网”的构建和要素级协同,广域分布的作战力量实体、作战平台、传感器、武器等进一步解耦,作战体系逐渐向“去中心”化发展。围绕作战目的,聚焦作战目标,作战体系中,立体网状关联的各种功能性作战要素,以自组织、自适应方式快速重组聚合,动态形成闭合杀伤链。很难如从前一样,在“侦、控、打、评”的各环节上逐一发现、识别和标定对手体系各标志性节点进而实现体系破击。这种在力量组织和运行实施中的“黑盒”状态,使得各方作战行为的逻辑因果关系更趋“不可解释性”,“看不懂的战争”效应更加凸显。战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思维的对抗,且得益于智能化决策系统的助力,未来战争在更广阔的认知和信息域激烈对抗中,作战意图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大。从最初始的作战目的,直至末端的作战手段、作战方式、力量运用等各方面,都可能出现“错位”。因此,未来战争在战役战术层面将更加强调在主动变化中求得平衡,这对更好实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发挥己方优势提出了更高要求。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