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6月19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闭幕的当天,毛泽东亲笔致信宋庆龄:“庆龄先生:重庆违教,忽近四年。仰望之诚,与日俱积。兹者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敬希命驾莅平,以便就近请教,至祈勿却为盼!专此。敬颂大安!”
毛泽东邀请宋庆龄北上的亲笔信件
在拟定参加新政协人选时,毛泽东特别指出,宋庆龄为中国民主革命事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应全力邀请其北上参会。6月25日,邓颖超携毛泽东、周恩来的亲笔信赶赴上海。宋庆龄读完信后深受感动,在克服种种困难之后,毅然决定北上,见证民主革命的胜利与新中国的诞生。8月28日下午,在邓颖超陪同下,宋庆龄到达古城北平,在正阳门火车站受到最高规格的礼遇——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何香凝等50余人在站台迎候。当晚,毛泽东设宴招待宋庆龄。
这封字字斟酌、真情实意的亲笔信,既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与爱国民主人士肝胆相照的深厚情谊,又表现出党中央凝聚人民群众、民主协商建国的决心。
宋庆龄步出正阳门火车站
刊有宋庆龄抵平报道的《人民日报》(1949年8月29日)
1949年9月21日,宋庆龄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
今天,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动力,中国的人民在前进,在革命的动力中前进。这是一个历史的跃进,一个建设的巨力,一个新中国的诞生!我们达到今天的历史地位,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唯一拥有人民大众力量的政党。
——宋庆龄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讲话(1949年9月21日)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