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作战设计要义
■陈建社
作战设计,是指挥员和指挥机构针对未来一个时期某个方向可能发生的作战,进行的全方位、全要素的系统性构想和整体性谋划活动。作战设计建立在对战争和作战客观规律认识基础之上,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为正确认识和有效应对未来作战,应重视作战设计,把握作战设计的本质,掌握作战设计的精髓,不断提升作战设计的能力水平。
科学预测是前提
首先,作战设计应遵循从已知出发,分析、预测未知的原则,并根据所得出的预测结论,确定所采取的行动措施。其通常针对现实潜在安全威胁展开。科学准确地预测可能面临的安全威胁,判断在某一方向、某一区域可能发生的作战,并前瞻预测作战全局和全过程,是做好该方向、该区域军事斗争准备的前提。作战预测的内容,通常包括作战目的、作战样式、作战规模、作战强度、作战时间、作战空间等。准确预测作战,要立足国际战略环境和国家安全威胁,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尤其是军事发展情况,通过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科学论证,对影响作战胜负的各种因素作出预想和评估,准确预测其发展趋势和对作战实施产生的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战设计。
制胜机理是起点
作战制胜机理是影响作战实施的诸因素发挥制胜作用的必然过程和方式。认识和把握作战制胜机理,是研究作战的逻辑起点,也是作战设计的基本依据。作战设计主要围绕探求、揭示、运用作战制胜机理展开。随着战争形态的不断演变,作战的组织形态和对抗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信息优势成为作战制胜的关键因素,体系破击、精确释能、以快制慢等成为作战制胜的有效途径。只有准确把握作战制胜机理,才能设计出科学的作战概念,形成有效管用的作战方案,提升能打胜仗的能力。
场景构设是关键
作战场景是指未来实施作战的各种时空环境和人文环境,通常包括战略环境、作战诱因、作战要素等。指挥员要深入分析预测国际国内战略形势及发展走向,弄清未来可能实施作战的战略环境是什么,可能由哪些因素诱发作战。作战诱因通常包括远因和近因。远因通常指对抗双方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恩怨和现实矛盾;近因通常指导致作战发生的危机或突发事件,是作战发生的直接原因,体现了当前战略形势的发展变化。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分析影响作战实施的各种要素,包括作战对象情况、己方情况、战场环境情况等,弄清这些因素对作战实施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在作战设计中,需要针对预想的作战对手及其强弱点,主动构想和假设将来可能爆发的作战场景。内容通常包括:作战可能“在什么时机打”,也就是判断战争可能在什么情况下爆发,大概可能的时期;“在什么条件下打”,也就是分析战场范围有多大,具体的战场环境是什么样的;“双方为什么打”,也就是分别判断双方要实现什么样的战略企图和作战目的;“对方可能怎么打”,也就是研判作战对手可能会使用什么力量,采取哪些行动;等等。
充分设想是重点
进行作战设计,离不开对作战力量、战法与行动的设计。力量是组织实施作战的物质基础之一,战法是赢得作战胜利的作战方法,行动是作战目的实现的具体途径。力量、战法、行动是构成作战的基本要素。虽然作战设计是基于面临的安全威胁,对未来一定时间内可能实施的作战进行的提前构思与设想,作战对象、作战环境等相对确定,但作战的时机与规模、作战的样式与手段、作战的进程与结局等,都存在许多不确定性。进行作战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不同作战阶段影响作战进程的各种因素,把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尽可能想全、想透,使作战设计更全面、更合理。只有切实弄清己方作战力量的作战能力,合理设想可能的编成与编组,深入分析达成作战目的的方法与手段,以及可能采取的战法与行动,才能使作战设计的成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形成方案是目标
作战设计就是把指挥员头脑里对未来作战的构想,通过科学研究方法,转换为具体的作战概念、规划等工程化方案,进而以现代科学技术成熟的应用为基础,广泛借助政治、军事、社会等领域知识,对未来战争进行判断、论证,最终形成科学作战设计方案的过程。在完成作战设计初步方案后,应在符合规定前提下充分征求意见,深入进行研究论证。将征求的建议和修改意见汇集起来,组织专家逐项分析,将科学合理的意见建议及时补充到作战设计的结果中去。通常情况下,可设计数个方案,并对不同的方案进行量化评选,确定最优方案,为指挥员制订作战计划和做好各项准备提供依据。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