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猜这是啥
■虹 摄
照片中的这个到处开窗、扁扁的“铁皮房子”是什么?如果你一时猜不出,横在“房子”中间,像飞机翅膀一样的东西能否让你感到一些眼熟?
这是从一艘退役的核潜艇上拆下的指挥塔围壳,正在一家博物馆进行整修。整修期间,指挥塔围壳外的消声瓦被全部拆除,露出各种设备窗口。靠近指挥塔围壳前部向外伸出的结构,是潜艇的围壳舵。
对于一艘潜艇来说,指挥塔围壳和围壳舵是两个至关重要的结构。潜艇在水下航行时,不仅需要保持稳定,还需要观察外部敌情和保持对外通信,以及在必要时迅速上浮或下潜,这些正是指挥塔围壳和围壳舵的作用。
潜艇的指挥塔围壳内安装着各种桅杆设备,包括潜望镜、雷达和通气管等,可以进行从敌情观察、目标指引到潜艇内部通气等相关操作。竖起的指挥塔围壳还有助于潜艇在水下保持稳定,与海豚身上的垂直背鳍的作用类似。
围壳舵是安装在指挥塔围壳上的水平舵,用于协助潜艇快速上浮或下潜,同时保持艇身稳定。相比安装在艇艏的水平舵,围壳舵有两个好处:一是距离艇艏远,避免水流冲击的声音干扰到艇艏声呐;二是位置靠上,使潜艇在下潜时艇身不会出现较大倾斜,以及在水下高速航行时保持稳定。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两大技术(核动力和水滴形设计)的推动下,潜艇实现长时间水下高速航行。可是,工程师们很快发现,水下高速航行的潜艇在转弯时会发生严重横倾甚至侧翻。起初的解决办法是在指挥塔围壳后部增加一个垂直舵,以提高稳定性。后来,工程师们干脆将指挥塔围壳建得又扁又高,起到相同的作用,再后来又将水平舵设置在指挥塔围壳两边,于是就有了图片中的这般模样。
实际中的潜艇指挥塔围壳设计,复杂程度远超图片中的样子。俄罗斯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的指挥塔围壳不是一个端端正正的“小房子”,而是略微向前倾斜。这种设计的目的是削弱海浪冲击力,防止其影响到后方的洲际导弹发射任务。美军海狼级、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指挥塔围壳与艇体结合处使用一种填角结构,就像用橡皮泥糊住两者的接缝一样,目的是减少水中航行时的激流噪音,保持艇体隐身效果。这些都是在经历漫长的使用后探索出来的务实设计。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