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河南省南召县探索建立烈士家庭常态化关爱包联机制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5-03-31 10:18:11

    河南省南召县探索建立烈士家庭常态化关爱包联机制——

    不断线的关怀

    ■俞  博  陆  瑶  解放军报记者  朱柏妍

    “赵大爷,我又来看您啦,您最近身体怎么样?”清明节前夕,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人武部领导和几名志愿者带着米面油等生活用品,来到南河店镇城口湾村烈士遗属赵元友家中。志愿者们陪着老人闲话家常、帮着老人打扫房间,平日冷清的屋里顿时热闹起来。

    赵元友的父亲赵玉武是一名革命烈士,22岁参加革命,牺牲时年仅29岁。父亲牺牲时,赵元友才1岁,后由母亲一人将其抚养长大。

    如今赵元友年近八旬,两个孩子都在外务工,家里只有他和老伴。受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等慢性疾病影响,他时常要去医院看病就医。

    “我最近还不赖,前段时间去了趟医院,用了给烈属的医疗补助,省了不少钱……”人武部领导上门看望,让赵元友精神振奋许多,“多亏了你们的关心,让我们这些烈士遗属既温暖又光荣。”

    “要让烈士遗属群体充分感受到党委政府关怀和全社会优待,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英烈、关爱烈属的浓厚氛围。”南召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刘强告诉记者,南召县是革命老区,有着深厚的双拥传统。近年来,在南召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及当地武装部联合多个部门,探索开展了烈士家庭常态化关爱包联机制。

    “我们对全县60户烈士家庭采取多对一包联的形式,建立‘三级干部+军创企业’关爱机制。”刘强说,这一机制由县乡负责同志牵头,县直单位、烈士家庭所在乡镇及军创企业共同包联,通过精准帮扶、一户一策等方法,致力于解决烈士遗属生活、医疗、养老等问题。烈士遗属也可通过包联信息卡,随时联系三级帮扶负责同志,向他们反映矛盾困难。

    此外,他们还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关爱体系。医疗部门定期组织医护人员上门为烈士遗属进行健康检查,制定专属健康管理方案;教育部门对烈士家庭中的适龄儿童就学、转学提供优惠政策;越来越多的拥军企业面向烈士家庭成员提供就业岗位,助力他们实现就业增收或提供创业指导。

    “我们还建立责任督查机制,通过专项督导、压实责任,确保包联机制落到实处、建立实效。”刘强介绍,2024年全县累计帮助4户烈士家庭重建房屋,为7名烈士家庭成员解决就业,为5人办理低保,发放重大节日走访慰问物资和临时救助资金12万元,发放大病救助资金10万元,组织8户30人赴广西异地祭扫。

    优待烈士遗属,传承烈士精神。在英烈精神感召和尊崇氛围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南召青年立志从戎报国,到部队建功立业。据统计,近3年来共有100余名南召籍官兵获得三等功及以上表彰,每年报名应征的青年超过1000人。


作者:俞 博 陆 瑶 朱柏妍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