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大卖场贩售的美国牛肉。(台湾“中时新闻网”资料照片)
华夏经纬网4月5日讯: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台湾地区课征32%对等关税,台行政机构负责人卓荣泰4日率领部门主管召开记者会说明因应措施。外界关切行政机构可能在农业贸易方面让步,如放宽稻米配额、关税及猪肉标示等,且农业部门提出180亿元(新台币,下同),大多用于补贴。学者表示,稻米配额增加将面临挑战,而标示应采一致性规范,不应轻易让步,且台当局要做的是增加产品竞争力,而不是提供补贴。
美国从2022年起,跃升为台湾地区最大农产品输出国,据农业部门统计,台湾地区2024年农业出口总值达49.2亿美元,其中销美达18%、8.9亿美元,并以花卉及其种苗、毛豆、茶叶、水产品等。台湾地区进口美国产品则达36.9亿美元,贸易逆差达28亿美元。
美国贸易代表署日前公布的《2025年对外贸易障碍评估报告》重申,台湾地区对美猪、美牛、稻米、基改食品等限制为“不必要的贸易障碍”,也点名台湾查核的频率干扰业者正常营运,造成业者不愿购买美国猪肉。
逢甲大学国际经营与贸易学系专任教授杨明宪坦言,就农产品而言,台湾地区已是逆差,美国没有理由课征关税。台当局对于稻米等敏感品项,则采关税配额、每年约14万吨皆免关税,其中有约半数配额为美国;而配额外关税,目前为每公斤45元、相当于200%至300%关税,配额要不要增加、配额外关税可能都会面临更大挑战。
就美国不满美猪标示原产地及基因改造食品标示等,杨明宪直言,标示产地只是最基本的信息,岛内消费者甚至还要求标示有无含莱克多巴胺,行政当局提供的是透明化信息,且原产地标示也是符合相关规范。
针对农业部门提出180亿元,大多用于补贴,中华经济与金融协会副祕书长曾志超认为,相信原本有竞争力的行业应该受关税影响较小、美国还是会买,受冲击较大为原本较无竞争力,补贴后恐怕仍难以销美,台当局要做的是增加产品竞争力而不是补贴。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